大山深处的平安守护者
2020-02-17 10:17:48 作者: 编辑:蒋健 来源: 点击:
迪力夏提·奥克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公安局琼库什台警务室一名哈萨克族民警。在做民警的6年里,他把大山当家,把牧民当亲人,牧民们常说:“他是大山的儿子,是我们牧民心中最亲、最可爱的人。”
2018年10月,迪力夏提入选中国好人榜,被评为全国“敬业奉献好人”。
琼库什台村距离县城90多公里,位于雪山深处,气候多变,平均海拔2000多米,牧区牧民居住分散、点多面广,辖区内道路崎岖,群众出行十分不便。为了减少群众出行的不便,迪力夏提经常主动上门服务。
冬日里的琼库什台银装素裹、山谷寂静。春节前不久的一个清晨,天还未亮,迪力夏提吃了点干馕,喝了一碗奶茶,穿上厚重的警用棉服,手提公文包,准备出发了。今天他要去牧民家中走访,收集牧民们需要办理的各种户籍业务,并带到喀拉达拉镇派出所集中办理,办完再一一送回牧民手里。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像这样的走访迪力夏提已记不清有多少次了,但自2013年他来到这里的第一天起,这样的走访就从未间断。
迪力夏提刚来到这里时,琼库什台警务室是三间木板房,总共只有二十多平方米,条件十分艰苦,没电,没水,更没网,饮用水要去1公里外挑山水,一天三顿饭基本就是干馕。
“条件的‘苦’不是‘苦’,得不到群众的信任那才叫做‘苦’。”迪力夏提说,“自己刚来时信心满满、干劲十足,带着真心和诚意逐户走访,但却始终得不到群众信任。”后来才知道,牧民们私底下纷纷议论:“这20多岁的小伙子,能干些啥?这么艰苦的条件,能待下去吗?”群众对这个年轻小伙充满疑虑。
迪力夏提憋着一股劲,带着一颗爱心、一份真情,或徒步或骑马为牧区群众排忧解难,处理矛盾纠纷。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走遍了琼库什台的山峦沟壑,走访了琼库什台这个山村分散居住的487户牧民,其中最远的一户距警务室有160多公里。6年来,迪力夏提光鞋就磨坏了近50双。他说:“只要我多跑一点,群众就能少跑一点。”最终他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当地牧民群众的信任与认可。
“迪力夏提是我的好‘巴郎’,冒着生命危险为我家找回了羊群,我们全家都感谢他。”牧民沙力江大叔激动地说。
那是几年前的冬天,天气极为寒冷,零下20多度,沙力江大叔突然发现家里的30余只羊不见了,情急之下来到警务室找到迪力夏提报案。迪力夏提二话没说,带着辅警踏着厚厚的积雪,沿着羊群蹄印的方向寻找。那一天,风雪很大,越往大山深处走,漫天的风雪越是吹得睁不开眼。为了能尽快找到羊群,迪力夏提选择了一条近路,但那条路十分危险,一面是悬崖,一面是峭壁,最危险的一段坡路,只能勉强容得下一人通过,稍不留神,就会跌落山崖。为了牧民群众的财产,迪力夏提和同事顾不得个人安危,毅然决然选择了这条最艰险的山路,顶着凛冽的寒风,足足走了十几公里,才在山崖边找到羊群。
清晨6点回到警务室,迪力夏提的手脚被冻得失去了知觉,并发起了高烧。沙力江大叔抱着迪力夏提心疼地说:“孩子,大叔对不起你,这样的天气,你要是在山里出个啥事,可咋办啊?”现在每每有人提起这事,迪力夏提就摆摆手说:“这没什么,为人民群众服务,守护一方平安,是每一名警察的神圣职责。”
2019年7月,来自江苏省的3名内地游客前往琼库什台村的高山湖徒步旅行,但走着走着,就迷失了方向。焦急万分的游客在迷途中打来报警求救电话。迪力夏提接警后立即组织当地牧民进山搜寻。那天山里下起了雨,山路十分湿滑,一不小心就会滚下山去,迪力夏提带领牧民群众在长达4个多小时的搜寻后,终于在一处深山密林中找到3名迷路的游客,并将她们安全转移下山。被救游客感激地说:“感谢新疆警察同志,你们是我在新疆见过的‘最美风景’!”
在大山深处,迪力夏提一守就是6年。在警务室不足8平方米的小卧室里,有一张迪力夏提的全家福照片。迪力夏提很少回家,有时一个多月也见不到自己的母亲。妻子迪娜·吐尔孙江是一名教师,为了更好地照顾他,也从条件优越的县城调到了牧区任教。村干部说:“山里有了迪力夏提这样的警察,我们放心!”牧民们说:“这孩子,有他在身边,我们啥都不怕!”孩子们说:“我们喜欢迪力夏提警察叔叔,更喜欢迪娜老师!”
6年来,琼库什台的每一个放牧点,每一条山道,每一座毡房都留下了迪力夏提执着的脚印。在这6年中,他抓获流窜作案犯罪分子数十人,解救遇险群众上百人,为牧民排忧解难上千件。
付出终有回报,现在的琼库什台,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守护琼库什台的迪力夏提也被牧民称为“大山深处的守护神”。(蒲江宏 蒋大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