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
2019-12-05 09:33:36  作者:  编辑:蒋健 来源:   点击:

浙江省杭州市,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1954年宪法的起草地。

1953年12月28日至1954年3月14日,毛泽东率领宪法起草小组成员,在西子湖畔度过了77个日夜,起草了宪法草案初稿,史称“西湖稿”,为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奠定了重要基础。

2016年12月4日,第三个国家宪法日,北山街84号大院这栋二层小洋楼,成为了“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的馆区之一。

“‘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有北山街和栖霞岭两个馆区,北山街馆区所在地,是毛泽东当年在杭州起草宪法时的办公地。”据陈列馆相关负责人介绍,北山街馆区展出了《西子湖畔制宪奠基》基本陈列,讲述“五四宪法”从起草讨论通过到实施的全过程,复原毛泽东率领宪法起草小组起草宪法时的办公地场景,生动展现党领导人民制定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光辉历史。

栖霞岭馆区以现行宪法即1982年宪法的宣传教育为主要内容,设置《宪法就在我们身边》主题展览,深入讲述“什么是宪法、宪法规定了什么、宪法如何实施”,让观众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馆区内还设有图书馆(报告厅),拥有上万册宪法和法律类书籍。从2018年1月起,馆区每月定期举办法治讲座,把专家授课和现场教学相结合,至今已开设“法治大讲堂”专题讲座32场,“宪法微课堂”等讲座150余场,取得良好反响。

“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通过丰富的史料、鲜活的事例、生动的表现形式,让党领导人民制宪修宪的光荣历史从档案中走出来,成为可听、可看、可讲的生动活泼的中国宪法故事。陈列馆还通过开通“爱国主义公交专线”等创新手法,吸引更多观众到陈列馆接受宪法教育。

2018年宪法修正案公布施行后,陈列馆精心制作宪法修正案专题展板,开展巡回展览,让宪法精神走进企业、农村、机关、校园、社区、军营,让宪法走入日常生活、走入人民群众。目前,宪法修正案专题展览已走进500多家单位,吸引了超过35万名干部职工和市民群众观看。

作为杭州市青少年学生第二课堂、“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和大学生思政教学实践基地,陈列馆累计接待青少年观众总人数超过25万人次。今年8月,“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又在杭州市钱江新城市民中心的青少年发展中心新设了“青少年宪法教育主题展”,开辟了青少年宪法教育的新阵地和新空间。

今年,杭州市部署开展了“参观五四宪法馆观众超百万”活动。“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克服场馆面积小、讲解人员少、参观批次集中、参观人数众多等实际困难,全力以赴,做好接待登记、讲解服务、车辆通行、秩序维护等工作,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截至目前,“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累计接待观众已突破100万人次。

“下一步,陈列馆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更高的站位、更强的担当、更实的举措,充分发挥陈列馆在宪法宣传教育中独特的阵地作用。”陈列馆相关负责人表示。

(陈韬 童昆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