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整改成效检验巡视成果
2019-11-11 09:16:55  作者:  编辑:蒋健 来源:   点击:

如何完善巡视巡察监督格局,提高巡视监督质量?重庆市委巡视机构注重加强与市纪委监委机关、派驻机构及其他部门的协调,实现巡视过程中的联动协同,作出了有益探索。

发现问题始终是巡视工作的生命线。每轮巡视时间不过两三个月,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精准发现问题,巡前准备必不可少。从巡前通报,到出台专门制度,健全完善市委巡视机构与市纪委监委、市审计局等有关单位协作配合机制,重庆市采取了一系列巡前措施。对于巡视组而言,这些措施既有助于聚焦重点人、重点事,提前掌握被巡视单位党组织及“关键少数”情况,查找政治偏差,也有助于掌握被巡视单位的重点业务,防止监督虚化、泛化。对于纪检监察机关和审计局等单位而言,通过这些措施加强与巡视机构的沟通,有助于延伸日常监督监管的触角。

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强调,统筹安排常规巡视、专项巡视、机动巡视,把巡视巡察与净化政治生态相结合,与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相结合,与解决日常监督发现的突出问题相结合,增强监督实效。重庆对巡视发现的群众反映强烈、被巡视单位党组织能够及时解决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四风”问题,以及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及时向被巡视单位党组织提出整改建议,用群众的话来说“巡视震慑大,效率也高”。

以整改成效检验巡视巡察监督成果。巡视反馈的一些问题,靠老办法、老套路不行,必须创新思路、举措、机制,把巡视整改与推进改革结合起来。重庆建立“三方联席会议”机制,在写好巡视巡察“后半篇文章”中抓住了主责部门“牛鼻子”,能有力推进标本兼治。

从巡前、巡中到巡后整改,重庆市巡视机构与多部门联动协同,形成了从精准发现问题、精准反馈问题到精准整改落实的巡视监督闭环,提高了巡视监督质量。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增强监督严肃性、协同性、有效性”新要求,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增强监督的协同性,尚需进一步努力。(余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