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空中交响新乐章
2019-11-11 09:15:52  作者:  编辑:蒋健 来源:   点击:

人类没有鸟儿的翅膀,却一样对天空充满渴望。

上周,中国迎来今年的“进博会时刻”。在中国馆主入口左侧,中国商飞的未来电气化飞机虚拟集成平台格外引人注目。参观者除了能在展示板上看到C919、CR929、ARJ21等国产飞机“共襄蓝天梦”,还可以在模拟驾驶舱中现场体验一把驾驶C919冲上云霄、饱览山河的感觉。

除此之外,中国馆还展示了中国天眼等一批国之重器,参观者可以通过天眼VR眼镜遥望神秘宇宙中的璀璨星空,感受大气层之外的美景。

从大飞机到天眼,一项项“中国制造”“中国研发”的背后,承载着中国人的飞天梦想,更凝聚着一代代中国人对“空中事业”孜孜不倦的探索与追求。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日前,中国空军发布了一套强军主题纪念封——《我爱祖国的蓝天》。纪念封由100幅照片及油画组成,每一幅都蕴含着一个催人奋进的空军故事。

其中有一张,是空军院士顾问向歼-20飞行员了解飞行训练情况的照片。作为高技术战略军种,空军从2000年起率先聘请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担任空军建设发展顾问,促使我国科技领军人才聚力空军现代化建设、助推空天梦想。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空军着眼打赢信息化战争需要,按照“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战略目标砥砺奋进,取得跨越式发展。“鲲鹏”运-20、运-9、歼-20、歼-16……在今年的国庆阅兵式上,颜值与实力兼具的空中方阵让“北京的天空”强势刷屏,其中众多的“自主研发”让人精神振奋。

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的阅兵式上,参加检阅的飞机只有17架,来源五花八门,却没有一架是中国制造。到1959年,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阅兵式上,受阅的空中梯队中出现了一组整齐的国产“战鹰”——当时刚服役的歼-5歼击机。当时,毛泽东同志高兴地对身边的外国友人说:“我们自己的飞机飞过去了。”

从零基础到在一些重要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在一代又一代奋斗者的拼搏中蓬勃发展,依靠自己的力量,取得今日的耀眼成就。

11月3日11时22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高分七号卫星。作为我国首颗民用亚米级光学传输型立体测绘卫星,高分七号不仅具备同轨道前后视立体成像能力及亚米级空间分辨率优势,还能利用激光测高仪获得的高精度高程信息,满足测绘、住建、统计等用户在城乡建设监测评价、农业调查统计等方面对高精度立体测绘数据的迫切需求。

回首70年,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无疑是中华民族取得历史性跨越的见证: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1999年,中国第一艘宇宙飞船“神舟”试验飞船升空;2003年,中国第一位航天员进入太空;2007年,“嫦娥一号”成功奔月;2016年,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探索宇宙;再到今年年初,“玉兔二号”在月背留下的浅浅辙痕,让中国在太空探索领域也创造了一个“人类首次”……

奋飞新时代,未来可期,中国将练就更加丰满、坚实的腾飞之翼,拥抱蓝天、筑梦苍穹,奏响空中交响的新乐章。(沈何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