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 让群众真正享有正风反腐“红利”
2015-12-30 10:10:43  作者:  编辑:陈芊亦  来源:   点击:

    “海口市秀英区东山镇政府农村危房改造办公室原主任符江受贿、失职渎职问题;三亚市崖州区东京社区党支部原书记陈汉公款旅游、违规发放补贴问题……”12月25日,省纪委再次集中通报了一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

  此次通报的案例人数之众、涉及面之广,前所未有。

  “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损害群众切身利益,侵蚀干群关系,动摇党的执政之基,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必须严肃查处。”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马勇霞强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是全面从严治党、把纪律挺在前面要求的细化、具体化。”

  今年以来,我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持续加大对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查处力度,向人民群众传递正风反腐的决心,回应人民群众对正风反腐的殷殷期待,让人民群众真正享有正风反腐“红利”。据统计,截至11月30日,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1154件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信访举报问题1399人进行立案查处,给予党政纪处分1362人,移送司法机关50人。

 

  与中央纪委精准“对表”

  强力部署推进

  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是今年中央纪委监察部部署的专项工作,也是我省纪检监察机关的重点工作。省纪委坚决按照中央纪委要求,精准“对表”,积极部署推进,努力取得让群众看得到、体会得到的成果。

  今年6月5日,省纪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学习中央纪委监察部纠正“四风”电视电话会议和反映群众身边“四风”和腐败问题线索督办协调会议精神,专题研究部署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工作。

  6月16日至17日,全省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现场会在乐东召开,省委书记罗保铭作出专门批示,会议明确要着重解决发生在基层和群众身边的生冷硬推、吃拿卡要、与民争利等“四风”问题,严肃查处小官巨腐等基层腐败问题。

  6月24日,在全省开展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线索集中排查活动。明确排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四风”问题线索、农村土地征收流转和“三资管理”等6个方面的违纪问题线索。

  8月6日,召开全省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推进会,传达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黄树贤在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党风政风监督业务培训班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对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

  目前,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开弓没有回头箭的气概和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把治理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作为当前和今后工作重点,牢牢抓在手中,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正在或已经查处一批典型案件、解决一批突出问题。

 

  狠抓督查督办

  层层传导压力

  “临高县新盈镇头咀村党支部书记王坚接受组织调查。”这是海南廉政网公布的一起案件信息。

  谈起这起案件,负责案件查办的临高县纪委常委王倡感触颇深。干了近十年的纪检监察工作,由中央纪委督办一个村官的案件,在他看来还是头一次。“接到任务后,县纪委迅速成立调查组,集中力量对该案进行查处,很快就取得突破。”王倡说。

  今年6月,收到中央纪委关于对我省3起群众身边的“四风”及腐败问题线索进行调查核实的函后,省纪委监察厅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书记办公会,明确由省纪委一名副书记主抓,并责成相关市县纪委组成调查组对问题线索进行核查。各市县纪委高度重视,迅速成立调查组对问题线索进行调查。

  目前,中央纪委转办的3条线索均核查完毕,包括文昌市会文镇边海村党支部书记符永周等在内的共计12名党员干部受到了党纪处分。

  为避免群众身边“四风”和腐败问题查处力度上出现“上热、中温、下凉”,发生“逐级递减”问题。省纪委坚持问题导向,出实招,求实效,层层传导压力,比照中央纪委的方式,筛选问题线索,向下转办督办。

  省纪委先后印发《2015年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工作要点》和《关于在全省开展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线索集中排查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市县、乡镇纪委对受理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基层涉纪信访问题线索进行“大起底”,逐件梳理登记,建立台账,并严格按照问题线索处置要求进行集中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线索除要提出处置意见并登记入账外,还要求明确具体负责人和承办人,限时办结。

  省纪委监察厅领导对所联系的市县及省直单位有关线索进行督办、包案化解。省纪委监察厅有关领导亲自带队到海口包案现场督办,通过走访现场,召开座谈会,层层传导压力,督促问题解决。

  今年以来,省纪委转给各市县督办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线索共2批37件,第一批18件线索均已核查完毕,给予党纪政纪处分7人,诫勉谈话4人,批评教育1人。第二批19件线索要求于12月31日前办结,日前,已办结6件,拟立案5件,诫勉谈话6人,批评教育1人。

 

  坚守主战场

  把问题解决在基层

  显然,解决群众身边“四风”和腐败问题,基层是主战场。光靠中央和省里抓绝对不够,必须一级压一级,层层抓落实,真正把从全面严治党要求落实到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对于这一要求,我省各市县认识统一、行动有力。

  海口市实行市、区两级纪委领导包案、定人定时查办责任制,对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村官贪腐问题严查快办。今年以来,共查处98个问题257人,其中,党政纪处分84人次,问责240人次,通报曝光17批180人次。如:美兰区演丰镇北港村党支部书记蒋侯吉利用职务之便私自出租集体财产、截留上级拨付渡船燃油补贴款等问题等等。

  五指山市坚持抓早抓小,快查快结,什么问题群众意见大,就下决心解决什么问题。比如,在接到群众举报市扶贫办发放的化肥有问题后,五指山市纪委迅速成立调查组,对市政府采购中心原主任胡源麟等4人进行严肃查处。

  村级党员干部“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是乐东黎族自治县纪委查办的重点领域。仅今年上半年,乐东就对13名“村官”进行立案审查,占立案审查总人数的43.3%,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24个百分点。

  此外,琼海、文昌、澄迈、琼中等市县也广泛收集梳理问题线索,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真正把问题解决在基层。

  这些案件的查处在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中起到了强烈的震慑警示作用,让群众看得到、体会得到查处基层腐败问题的成效。

 

  持续通报曝光

  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

  每天下午6时许,在省地税局工作的小陈会不自觉地打开微信,“例行”查看“海南廉政”公众号的推送信息。小陈告诉记者,她最关注案件查处信息,除了一些“打老虎”的案件之外,基层“拍苍蝇”的案件,尤其让人拍手称快。

  记者注意到,无论是“海南廉政”微信公众号,还是海南廉政网,每天发布的各市县“拍苍蝇”案件,不仅占多数,而且点击量大,关注度高。

  除此之外,省纪委还借助《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和《海南日报》等中央及省内权威媒体,第一时间对查处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典型问题点名道姓公开曝光。持续点名道姓通报曝光,把基层“四风”和腐败问题晒在“阳光下”,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中央和省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的坚定决心,也使群众期盼得到回应,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