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系统整治不动产登记难 保障更多群众早日圆梦安居
2025-10-20 18:20:08  作者:罗泽旭  编辑:吴倩柔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点击:

重庆市荣昌区纪委监委通过设立“廉情驿站”、推广“码上举报”等方式,畅通群众反映问题渠道,积极推动解决不动产“登记难”问题。图为近日,该区纪检监察干部在黄金坡社区向群众了解相关情况。张春连 摄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民生问题念兹在兹,就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提出明确工作要求,为持续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多办顺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扎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近日,在重庆市秀山县兰桥镇寨瓦村会议室,该县纪检监察干部将追回的1.1万余元“资料费”退还给相关群众。此前,该县纪委监委在开展“办证难”问题攻坚行动中,发现时任兰桥镇国土资源所工作人员邹某某、杨某不正确履职,未及时为50户群众办理房屋产权登记证,邹某某还存在违规收取222户群众“资料费”的问题。目前,该县纪委监委已对邹某某、杨某立案调查,违规收取的费用已追回并清退到位。

小小一本证,事关千万户。不动产权证书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安居梦”、守护着人民群众的财产权益。不动产“登记难”,影响落户、入学、融资等需求,成为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重庆市纪委监委将推动化解不动产“登记难”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际举措,指导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因地制宜开展整治,清除沉疴积弊,严查风腐问题,让群众可感可及。自2024年整治工作开展以来,累计为全市18.86万套“登记难”房屋办理不动产权证。

1

坚持开门问诊,联动贯通寻“症结”

2025年3月,潼南区宝龙镇村民老张向下沉接访的区纪检监察干部反映,家里的自建房修好都6年多了,但一直无法办理不动产权证。随后,该区纪委监委采取实地走访、调阅资料等方式深入调查。

“经分类梳理问题、综合分析研判发现,导致‘办证难’‘办证慢’的主要原因是宅基地审批表、规划许可证等关键资料缺失,镇(街道)人员力量不足、业务能力和工作效率不高。”举一反三,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表示,他们通过随机抽查、列席会议等方式,督促23个镇(街道)及规划和自然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履职尽责、改进作风、优化服务,加大对“久拖未办”农村宅基地及房屋的登记力度。

重庆全市因历史遗留问题导致的不动产“登记难”问题,数量大、类型多、成因杂。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立足“监督的再监督”,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扛起主体责任、强化联动协同,对不动产“登记难”问题深入排查、持续化解。市纪委监委督促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牵头成立工作组,建立“工作组汇总分类—检查组蹲点调研—区(县)局自查摸排”的工作模式,排查、归集各类问题及具体表现,精准定位前端审批手续不齐、企业欠缴税费等问题成因。

“结合归集的问题及具体表现,我们定期研判、跟踪化解、晾晒整治成果,确保问题不解决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松手。”市纪委监委驻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纪检监察组相关负责同志介绍,通过召开专题推进会、下发工作提示函等方式,督促驻在部门针对宅基地用地手续不完善、超面积等问题制定整治措施,研究出台政策规定,统筹指导化解工作。

化解不动产“登记难”问题,“主战场”在区(县)。巫山县纪委监委强化点题式、跟踪式、回访式监督,督促职能部门分类研判集镇迁建移民安置房屋、国有资产、农房、房地产开发项目等4类办证难题,制定个性化解决方案,推动化解历史遗留“办证难”问题4750个。北碚区纪委监委联合区委巡察机构一线走访、收集问题,约谈干部、压实责任,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制定工作指南,分门别类处置,帮助重点镇(街道)1255户村民陆续拿到不动产权证。

2

狠抓案件查办,一严到底挖“病灶”

不动产“登记难”问题,背后往往隐藏着作风和腐败问题。全市纪检监察机关聚焦不动产登记的重点问题、重点领域、重点对象,依托“码上举报”“廉情驿站”等途径广泛收集问题线索,通过领导包案、“室组地”联动、片区协作等方式狠抓办案,坚决纠治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严肃查处吃拿卡要、以权谋私等问题。

“合川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朱某对55户村民超期办证,被给予政务记过处分;长寿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一下辖所对598户村民超期办证,所长、副所长被处理……”2024年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累计查处相关作风和腐败问题41件,立案42人,党纪政务处分25人。

云阳县纪委监委在畅通信、访、网、电举报渠道的基础上,统筹监督力量下沉接访,广泛收集问题线索。专项整治期间,在收到群众举报某镇规划和自然资源所相关问题线索后,“即收即办”启动“室组地”联动核查,最终查实该所工作人员胡某违规收取3名村民“办证”钱款2.45万元用于个人日常开支的问题。目前,胡某已被立案调查,相关钱款全部退还到位。

璧山区七塘镇农业服务中心刘某未严格执行“一户一宅”审批要求,未认真审核建房申请材料,导致部分群众房屋完工验收后无法办理房产证。2024年12月,刘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政务撤职处分。针对该案暴露出的工作人员作风不实、工作流程不规范等问题,该区纪委监委督促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聚焦工作作风和服务水平开展整治,强化警示教育,严明职能职责,推动干部改进作风、担当履职,按照“房地一体”“测调合一”原则,开展宅基地及房屋日常地籍调查、成果审核及入库、不动产登记及资料查询等工作。

房地产经纪机构违规收取高额代办费、扰乱正常办证秩序等问题,群众深恶痛绝。南岸区纪委监委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健全工作机制,建立“黑名单”动态管理机制,将违规中介机构及人员纳入重点监管范围,推动处置违规中介200余人次。督促区不动产登记中心设立“防骗警示屏”,滚动播放典型案例和正规流程,压缩“不良中介”生存空间。

3

深化系统治理,巩固成果护安居

市纪委监委着力做好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深化个案剖析、类案分析,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市级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干部对照作风散漫、业务不熟、乱收费等8类问题,带头检视剖析,推动建立完善宅基地及房屋确权登记颁证、矿业权出让等制度183项。

当前,群众反映突出的“保交楼”“保交房”办证问题,涉及多个职能部门和管理环节,群众从接收房屋到获取不动产权证书,少则数月、多则几年。

市纪委监委督促规划和自然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税务等职能部门打通壁垒,建立市级抓统筹、职能部门强协同、区(县)促落实的联动机制,推动全市“保交楼”“保交房”办证率大幅提升。同时,坚持“去存量、防增量”原则,推动职能部门抓好业务流程再造、信息数据共享,大力推广“交房即交证”,从源头上杜绝新增“办证难”问题。

以强有力监督推动提高服务水平、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市纪委监委围绕打通“线上+线下”快捷服务通道,推动职能部门迭代升级“政务·不动产登记”应用,整合购买新房涉及的7个业务事项和购买二手房涉及的10个业务事项,实现一手房集成办、二手房一窗办。推动优化办证流程、下沉办证力量,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布设农村登记窗口480个,实现“农房调查登记一并办”,最大限度便民利民。

示范带动、全域推进。南岸区纪委监委督促职能部门开展听、答、办“三服务”活动,进村入户听取群众所盼所需,细致解答不动产登记相关问题,“一站式”办理不动产登记,方便群众在“家门口”拿证。綦江区纪委监委紧盯农村登记窗口运行开展跟踪、回访,对吃拿卡要、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的党员干部严肃追责问责,推动办理时限大幅缩短。

“化解不动产‘登记难’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以专项整治为抓手,健全‘群众点题、部门答题、纪委监督、社会评价’机制,分类施策、系统施治,推动职能部门担当作为,用实实在在的‘红本本’消除群众的‘心头病’。”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将坚持把问题整治和办好民生实事统筹起来,保障更多群众早日圆梦安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