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省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一级主任科员王书能:以“绣花”功夫把好案件质量关
2022-09-28 16:15:25  作者:尤梦瑜  编辑:蒋健 来源:海南日报   点击:

 

       9月23日上午,刚刚参加完某专案案件讨论分析会,省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一级主任科员王书能回到办公室。审阅证据材料、与专案组沟通案件、撰写纪律法律文书,与被调查人进行审理谈话、向受处分的党员干部宣布处分决定……放在桌上的工作计划台账被王书能的工作内容列满了。

  说到前不久获得的“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80后”王书能说:“这份荣誉不仅仅属于我个人,也属于全省所有忠诚履职和担当作为的纪检监察干部。被授予的不仅仅是一份荣誉,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将倍加珍惜这份荣誉,努力做到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纪法严明、作风优良,不辜负组织信任与关怀。”

  忠诚履职、担当作为,已深深地刻在年轻的纪检监察干部王书能的“骨子”里。他所在的案件审理部门是纪检监察机关保障案件质量的“关口”“出口”和“窗口”,履行着审核把关和监督制约的职责。王书能从到案件审理室工作的第一天起就知道自己肩负着保障和提高案件质量的职责使命,必须牢固树立法治意识、程序意识、证据意识,绝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疏忽,要以“绣花”功夫把审核把关和监督制约工作做扎实、做到位,以纪律、法律的“规”和“矩”,探求案件事实的“方”与“圆”。

  2019年上半年,王书能被抽调参加省纪委监委某专案,负责专案调查阶段的证据审核工作,为进一步规范专案的取证工作,刚到专案组报到的他就连夜起草了《专案组取证工作注意事项》。

  随着调查的深入,被调查人涉嫌违纪违法和犯罪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案情十分复杂。被调查人具有很强的反调查意识,其作案手段隐蔽且翻新升级、层层设防。面对错综复杂的法律关系,在专案组领导的指导下,王书能积极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察微析疑,运用横向比对、纵向比对、综合分析等方法,按照纪、法、罪的证据标准,对证据材料的客观性、合法性、关联性进行全面的审核,及时提出补充完善的建议,同时认真梳理案件存在的焦点问题,撰写一份又一份的论证分析和模拟案例材料,为准确认定案件事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经其审核把关后,专案组最终所认定的案件事实和定性,均被司法机关所认定,其表现也得到了专案组领导的积极肯定。

  近年来,王书能先后审理了多宗“脱贫攻坚”“环保督察”“扫黑除恶”等领域的问责类案件,以及在全省有重大影响的职务犯罪大案要案。在审理过程中,他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警觉,坚持首先从政治上看、从政治上审,善于从违纪违法问题中发现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问题,始终牢固树立案件质量共同体的责任意识。在履行审核把关监督制约的同时,经常主动与专案组沟通案件中有争议的问题,释纪释法说理,提出精准可行的取证建议,助推案件查办实现优质高效,赢得了办案部门同志的认可与好评。

  “王书能善于学习和总结,业务能力提升很快,敢于挑重担,有‘啃硬骨头’的韧劲,把案件交给他审理很放心。”省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主任池晓娟说。

  面对一个又一个专案审理任务,王书能没有松口气、歇歇脚的念头,始终以严谨务实的作风和精益求精的态度担当尽责,挑灯夜战、伏案疾书成为他的工作常态。今年年初准备婚礼期间,他临时接到参加中央纪委某专案的任务,在婚后第二天便匆忙告别家人,这一去就是大半年。

  在办理的一宗宗案件中,王书能也在不断成长进步,得到组织和同志们的肯定。他先后2次荣立三等功,连续3年被授予省纪委监委“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2019年被评为“海南省先进工作者”,成为首批入选“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案件审理骨干人才库”的成员。

  奖章铭记初心,荣誉承载使命。在王书能看来,海南自贸港舞台更加广阔,他将和同事们一道,不辱使命,勇毅前行,为清廉自贸港建设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