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监督下沉落地 看好管住小微权力
2022-08-22 16:10:18  作者:黄武 黄文芳  编辑:蒋健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点击:

       “发放的种粮补贴有多少”“对乡里和村上的工作还有什么意见”……日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纪委监委组织干部下沉一线,深入塔木托格拉克镇开展走访调研,了解惠民富民政策落实情况,倾听意见诉求、收集问题线索。

  推动监督下沉落地,是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一环,也是做深做实监督基本职责、第一职责的必然要求。自治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整合监督力量、健全监督机制、创新监督方式,推动构建全面覆盖、层层联动、运行顺畅的基层监督体系,进一步规范基层权力运行,以高质量监督促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整合力量健全机制,激活神经末梢

  力量薄弱、能力不足、人情干扰,是基层监督面临的共同问题。自治区纪委监委聚焦堵点难点,不断增强县乡两级监督力量,着力将监督触角拓展延伸到每个角落,以“最后一公里”的畅通促进监督体系上下贯通。

  今年年初,巴州且末县英吾斯塘乡纪委收到群众举报,反映个别村套取财政补贴款的问题。由于问题线索时间跨度长、涉及部门多、案情复杂,县纪委监委研判后启动协作区机制,指定联系该乡的纪检监察室和相关派驻纪检监察组,会同乡纪委共同处置,很快查清了问题,及时追回了损失,相关人员受到严肃处理。据了解,自治区纪委监委制定关于推动监督向基层延伸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各县(市、区)纪委监委统筹基层力量设立协作区,根据“一事一授权”开展监督检查、审查调查等工作,从单打独斗到聚指成拳,充分发挥组织作用和系统优势。

  如果说协作区解决的是监督力量不足的问题,那么成立监督联络站、聘用村级监察信息员则是针对激活“神经末梢”而破题。“同志,您反映的问题我们已做登记,办理结果会及时给您反馈。”在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二道桥片区管委会固原巷社区,监察信息员认真记录来访辖区居民的诉求。据了解,乌鲁木齐市纪委监委在全市8个区县选聘了一批监察信息员,统筹村级纪检委员等力量建立968个监督联络站,明确其对村级事务、村(居)干部履职情况等进行监督,实现“基层监督有力量、监督工作有靶向”。

  既唱好专责监督“拿手戏”,又推动与巡视、审计等各方面监督贯通协同,不断强化监督合力。喀什地区纪委监委将监督“探头”对准涉水领域,联合多部门开展基层水管站所专项整治,通过建立协调机制,做到监督信息共享共用,在更大范围内整合运用监督资源和力量,提升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随着基层监督网络的逐步完善,提高干部履职能力成为关键所在。去年基层换届后,一批新鲜血液、年轻干部充实到纪检监察队伍中。自治区纪委监委高度重视基层干部能力培养,分批次抓好全覆盖培训,量身定制学习“套餐”,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综合运用以案代训、以老带新、派员指导等方式,明责任、谈思路、教方法,一批批新兵正在成长为业务骨干,成为基层监督的中坚力量。

  靶向指导明确重点,确保有的放矢

  强化基层监督、管好小微权力,既要选优配齐力量,也要找到符合实际的抓手和“靶子”。自治区纪委监委通过建立对口联系服务地州市、县市区纪委监委制度,制定监督清单和工作指引等方式,加强对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工作指导,让监督有章可循、有的放矢。

  翻开自治区纪委监委制发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项监督工作要点,首先看到的是三份专项监督清单。清单根据“三类县”(即巩固提升县、示范引领县、稳步发展县)实际分类制定,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基本原则、方法路径等。阿克苏地区纪委监委按照“一县(市)一清单”思路开展清单式监督,一方面推动健全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制度机制,另一方面督促各县(市)开展乡村振兴资产运行清查,对乡村振兴项目进行全面梳理汇总、登记造册,建立健全资产管理、运行、风险防控等规章制度,从源头上堵塞制度漏洞、规范权力运行。

  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新疆地域辽阔,基层工作面广、线长、量大,自治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惠民富民政策落实情况、乡村振兴重点项目推进情况等靶向监督。

  随着村级经济发展壮大,村集体“三资”成为个别心怀不轨者觊觎的目标。今年以来,自治区纪委监委部署在全区开展农村“三资”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巴州纪委监委全面梳理村(居)负责的工程建设、“三资”监管、招标采购等事项,提出基层监督9项具体措施;喀什地区莎车县纪委监委对村集体“三资”达到一定规模的重点村提级监督,构建领导班子成员包抓、相关纪检监察室负责、联系乡镇纪委具体配合、村务监督委员会和村监察信息员延伸到田间地头的监督机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能职责,持续强化问题整治,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提供坚强保障。

  “一卡通”卡片虽小,却承载着民生福祉,连接着群众期盼。自治区纪委监委以此为切口,持续巩固深化“一卡通”发放管理问题专项治理,坚决斩断伸向惠民惠农资金的“黑手”。和田地区纪委监委在开展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清理规范暨“一卡通”专项整治时,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监督数据库,导入19个地直单位提供的数据信息,对补贴资金从审核、拨付到发放、领取等全流程进行大数据比对,将发现的疑点问题经分析研判后推送地直单位进行复核,进而深查背后的腐败和作风问题。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新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增强人民群众满意度获得感作为做实基层监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放大镜”聚焦在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的问题上,让群众感受到纪检监察就在身边。

  强化监督扎紧笼子,让权力运行更透明

  走进吐鲁番市高昌区新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低保申办、大病救助、高龄补贴等多项小微权力流程图张贴在醒目位置,明确申请条件、办理流程等,令人一目了然。

  晒清单、列流程,是看好管住小微权力的重要一招。吐鲁番市纪委监委完善“清单管理+日常监督”相结合的履责督责机制,督促相关责任部门梳理“三重一大”事项决策、村集体“三资”管理、惠民惠农政策落实等方面的权力清单和廉洁风险点,逐一绘制流程图,既让群众一读就懂,也督促村干部按图操作、照单履责。这一做法受到当地干部的欢迎。“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我们办事更规矩、做事有底气,群众也更配合我们工作了。”新城社区党支部书记刘宪文说。

  除了清单化管理,纪检监察机关还结合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由点及面推动系统施治,着力健全完善小微权力监督体系。“我在村里开了牧家乐,申报的就业补贴一直没有拿到……”收到托斯特乡阔依塔斯村村民反映的问题后,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纪委监委第一时间进行核实,对漏报材料的村干部追责处理。“这样的情况别的地方还有没有?是否还存在漏发少发或克扣侵占等问题?”县纪委监委部署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清理排查,督促职能部门完善监管体系、补足制度短板,同时加大政策宣传和信息公开力度,确保各类补贴发放更加规范有序。

  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日常监督,离不开群众的参与和支持。巴州库尔勒市纪委监委试点在兰干乡贡拉提村建立“百姓议事堂”,邀请村“两委”成员、村监会成员、村民代表等,定期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一事一议”。大家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问题议清了,心结也解开了。市乡两级纪检监察组织以此为抓手,及时掌握社情民意,对群众反映的困难诉求,督促相关部门第一时间解决。“让群众知道监督、参与监督,也让基层干部感受到被监督、习惯被监督,时刻提醒他们廉洁履职、秉公用权。”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自治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将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持续在基层监督上“深耕细作”,把正风肃纪反腐向基层深化,进一步织密织牢监督网,不断提升监督治理效能,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力建设美好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