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纪检监察机关为民办实事 护航长者饭堂
2021-12-29 11:04:51 作者:周幸女 席耀虹 编辑:蒋健 来源:海口市纪委监委 点击:
“这里人多热闹,饭菜也十分可口,吃得饱,吃得好。”日前,海口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走进秀英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开展随机抽查,就餐老人对这口热饭赞不绝口。
▲市纪委监委第三监督检查室工作人员与就餐老人亲切交谈,了解日间照料中心服务情况。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高龄化、空巢化趋势日益明显,“解决好一口热饭”,让长者一日三餐不再难成为老百姓最关心的民生实事之一。2021年以来,该市纪委监委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切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聚焦老年人餐桌问题,加大对辖区内长者食堂食品安全、伙食费补助、设施配套规模等系列养老服务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的监督检查力度,推动解决群众身边揪心事、烦心事。
▲市纪委监委第三监督检查室工作人员到秀英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开展监督检查。
“纪委真能解决问题吗?那我就大胆说了。长者饭堂中看不中用,饭菜不卫生,环境差、价格高,吃饭不划算”“食堂人挤人,到了夏天很热,没空调,而且菜品很单调,几天都是一个样”.....2021年11月,海口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到长者饭堂蹲点调研,前来用餐的老人向工作人员倒起“苦水”。
光听用户反馈不够,海口市纪委监委还注意倾听业主单位的心声,查找问题症结,方可对症下药。
“这也不能全怪我们。社区养老服务用地面积本来就狭小,用房配套也紧张,才导致了长者食堂规模小,接待服务老人的能力也受限了。”
“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服务设施配套是公益属性,投资大,盈利项目又少,资金回笼又慢,我都发愁啥时候能回本。”
“用于运营长者食堂的经费那么短缺,菜品自然也无法升级,我都没信心干下去了。”
饱肚才能暖心。长者饭堂本就是为方便老人解决饿肚子问题的,不能让好事变了味,沦为走过场的形式主义。海口市纪委监委召集民政、住建、财政、食药监等民生部门到秀英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现场办公”,针对反馈长者食堂用餐环境差、价格偏高背后的“不作为、慢作为”作风问题,督促相关部门落实主体责任,并强化举一反三,做好群众意见建议收集反馈,全面梳理,逐项对标整改,确保老人“用餐难”“场地小”等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我们坚持全市一盘棋,形成由市、区、镇、村委会四级联动组成监督工作小组,对全市87家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56间长者饭堂开展4轮明察暗访,发现并督促涉及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专项资金拨付、膳食供应、托管照顾、食品安全监管等立行立改问题5个,长期坚持整改问题3个。”海口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在该市纪委监委的积极推动下,民政、住建、财政等部门聚力合作,逐步完善“财政资金补贴+社会捐助+市场化运营”模式,引入公益慈善、志愿服务资源,吸引社会资本加大对养老服务的资助力度,招募志愿者参与到食堂卫生清理、帮厨、送餐等工作中,以“政府补一点、企业让一点、慈善捐一点、个人掏一点”的众人拾柴方式,提高特困供养老人的生活费标准,提升空巢独居老人的养老质量。
“伙食标准为每餐15元。报名到‘长者饭堂’就餐的老人经街道办等相关部门审核后,每餐老人只需付5元;‘低保、低收入’老人付3元;其余的费用由政府补贴、企业让利。”志愿者们将“长者饭堂”福利向居住在当地街道(社区)的老人们逐条解释清楚。
“没想到饭堂真的变好了。太谢谢你们,这对我们来说可是一件大大的实事好事!”60多岁阿婆对回访的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竖起大拇指。
据悉,市纪委监委以“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为契机,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已解决环境卫生、民生民计、社会稳定等方面问题20余个,当好百姓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