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家国同庆!
2020-10-01 11:02:00  作者:  编辑:蒋健 来源:   点击:

今天,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71周年华诞,
 
也是中国的传统佳节——中秋节。
 
当国庆遇上中秋,
 
举国同庆,阖家团圆,
 
国与家“撞了个满怀”。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在中国人眼里,
 
家是繁衍生息的场所,
 
是安身立命的港湾;
 
国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
 
更是精神的家园、心灵的归宿。
 
家奠定国之基石,国护佑万家平安。
 
01
 
“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
 
一切听之而已。”
 
深厚的家国责任,
 
让中国共产党人担负起民族复兴的大任。
 
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
 
1949年10月1日,
 
这个经历了百年屈辱的国家,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终于迎来了新生,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真正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


 
首都群众在天安门广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摄)。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强烈的家国担当,
 
让亿万人民用双手和汗水建设中国。
 
在党的领导下,
 
中国人民以改天换地的豪情壮志,
 
建起成千上万个水利工程,
 
培固了数十万里堤防水坝,
 
多少十年九涝之地成为千里沃野。
 
为铸就大国利器,
 
数十万人告别父母妻儿,
 
扎根戈壁荒漠,从此隐姓埋名,
 
孕育了那一声震惊世界的巨响。

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图为新华社发
 

为了实现小康社会的千年梦想,
 
320多万扶贫干部与贫困群众
 
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干在一起,
 
书写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亿万人民的努力,
 
使今日之中国
 
比历史上任何时期
 
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02
 
此时,当我们站在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
 
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滚石上山、
 
爬坡过坎的艰难。
 
经历了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
 
让“家国”这个看似宏大的字眼,
 
显得如此真实而近切。
 


除夕之夜逆行出征的白衣天使,
 
连夜驰骋奔向湖北的司机师傅,
 
为研发疫苗夜以继日的科研工作者,
 
为祖国日夜奔波筹集物资的华人华侨
 
……
 
不需要动员,大家已在路上;
 
不需要激励,热血涌动胸膛。
 
这就是家国的感召、爱国的力量。
 
在抗疫一线,
 
湖南援鄂医疗队员洪余德
 
断断续续写下一封家书,
 
写完后却犹豫要不要寄给父亲,
 
担心老人看了伤心。



 
衡阳援鄂医疗队队员的一封家书

 
在这封未寄出的信中,洪余德写道:
 
“作为一名医生,一名共产党员,
 
参加这场战役是我的责任和义务,
 
我的不舍与眷恋和您一样,
 
但没有国泰民安,哪有家庭幸福。
 
……
 
请您放心,
 
待到春暖花开之时,我们繁花与共。”
 
大年三十上午,
 
正准备回湖北红安过年的向志明
 
突然听说火神山医院急缺工人。
 
他与哥哥向志军、弟弟向志超、堂哥向志亮
 
立刻赶往火神山项目报到。
 
当晚,堂弟向志兵在电话中
 
得知此事之后说:
 
“都说打虎亲兄弟,
 
你们几个哥哥都在武汉为国家出力,
 
我又怎么能自己留在家里!”


 

火神山五兄弟
 
大年初一,
 
向志兵到达火神山项目施工现场。
 
大哥向志军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
 
“你来了兄弟们就聚齐了,
 
一家人一条心,
 
为了武汉早日渡过难关,
 
咱们顶上去!”
 
浙江援鄂医疗队的医生王师
 
曾回忆起这样一幕:
 
在深夜开往医院的公交车上,
 
换班的医生们唱起了《歌唱祖国》。
 
路灯的光亮打在公交司机的侧脸上,
 
他已泪流满面。
 
在结束工作的深夜,王师写道:
 
“我枕着家乡寄来的被子,
 
穿着家乡送来的羽绒服,
 
怀着家乡人民的祝福,
 
心中倍感温暖。
 
思绪万千之际,突发感怀,
 
我是我自己,我也不仅仅是我自己;
 
你是你自己,你也不仅仅是你自己。
 
只有你我都完好,
 
祖国才能安定,人民才能安康。”
 
03
 
透过这场波澜壮阔的抗疫斗争,
 
我们看到
 
炽热而深沉的家国情怀,
 
回荡在中华文明历史的深处,
 
激荡在每个中华儿女的心里。
 
让今年的国庆中秋双节相逢
 
更加不同寻常,
 
也让这一次来之不易的团圆
 
显得弥足珍贵!
 
五线谱创意短视频:《我爱你中国》
 
丹心寸意,皆为有情;
 
奋不顾身,共筑家国。
 
正是这样的家国精神,
 
感召着中华儿女万众一心
 
跨过一道道关、迈过一道道坎;
 
正是这样的家国情怀,
 
陪伴着我们踏实坚定地
 
走过昨天、走到今天、走向明天。
 
历史的江河奔腾不息,
 
那些始终激励中国人奋勇前行的,
 
是家国的书写、大我的境界。
 
“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在种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