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纪委监委:强监督打通涉企服务“最后一公里”
2020-11-19 09:39:05 作者: 编辑:蒋健 来源:海南廉政网 点击:
“僵尸企业挤占要素资源、扭曲市场信号。企业注册易注销难,手续繁琐,时间长,制度性成本高,我们想简化注销程序,又找不到政策支持,不知如何是好?”
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海口市办证中心大厅,海口市纪委监委驻市市场监管局纪检监察组对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行明察暗访,收集市场主体和涉企部门在市场服务过程中存在的“痛点”“难点”,协调相关单位通力合作,畅通“中梗阻” ,打通服务群众和企业“最后一公里”。
“在监督执纪中,我们以尽职免责、失职追责为导向,鼓励大家先行先试,大胆创新。” 海口市纪委监委驻市市场监管局纪检监察组组长欧庆辉介绍,减少申报证明材料,试行公告承诺注销,探索允许市场主体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免费向社会公告全体投资人对债权债务、税款结算等承诺信息。
结合自贸港建设方案实施以来商事登记注册呈井喷式增长、市场主体数量激增的实际,市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紧盯在“放管服”改革中各级党组织落实主体责任和业务监管责任情况,探索尽职免责机制,引导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激发干事创业积极性,以良好的政治生态助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摁下优化营商环境“快进键”,海口市纪委监委一方面从制度层面消除一线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想为不敢为、束手束脚”的懈怠情绪,鼓励主动作为;另一方面,也极力破除“不作为、慢作为、吃拿卡要”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障碍,在日常监督清单中明确20类监督重点,细化34条监督措施,以严肃问责倒逼职能部门履职尽责。
“我们年初已将优化营商环境纳入政治监督清单,连续3年到基层一线开展‘大下访’活动,积极审慎稳妥处置涉及民生、涉企、涉商服务中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线索。”海口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冯汉芬表示,海口市纪委监委对监督清单进行动态更新,始终坚持凡是涉商、涉企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优先办理、快查快结。今年以来,全市共查处破坏营商环境腐败和作风问题36件50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3人;通报破坏营商环境典型案例14起14人,亲清政商关系得到进一步优化,市场活动进一步激发。今年以来,新增市场主体87565户,同比增长13.59%,准入关口真正实现了“零门槛”,营商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