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察,让我愈加坚定初心
2019-09-29 09:56:27  作者:  编辑:蒋健 来源:   点击:

“大家是否还记得站在党旗下宣誓时,刚踏上工作岗位时的信仰和初心?”“守初心、担使命如何落实到工作中实践中?”6月上旬,在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动员大会精神传达学习会上,互动交流环节的一个个问题,引发大家的热烈讨论。

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主题教育提出的具体目标,之于我而言,在两次巡察工作中有深切的体会。

 第一次参加巡察,距今已有一年多的时间了。还记得看到县委巡察工作借调函在我的办公桌上的心情,既有激动,又有惴惴不安。什么是巡察?内容有哪些?我能做什么?带着一系列问题,我迅速加入到巡察前的培训,我的“首巡”之旅拉开了序幕。

我驻点巡察的镇比较偏远,进驻当天,我才得知镇里只有一家旅馆,条件简陋远超乎我的想象,就连办公条件也是十分有限,镇里的干部克服了许多困难后才给我们挤出两间办公室。面对高强度的工作模式,以及不懂本地方言的困扰,一周后,我的心情出现断崖式跌落,当初的豪情壮志减退大半,只剩下迷茫。为了自我鼓励,我把《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和《苏东坡传》作为案头书,反复阅读。在习总书记与梁家河村民甘苦与共的故事中体会什么是坚韧,在苏东坡起起伏伏的一生中寻找什么是豁达,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很快,我调整好心态,更加珍惜这次深入镇村工作及生活的机会。

组员们大都是从各个单位抽调的巡察经验丰富的“前辈”,他们不仅教会了我很多巡察工作技巧,也让我看到他们身上散发的优秀品质和务实工作作风,这些,都成了我工作学习的标杆。其中,一位有丰富的财务工作经验,曾多次参加省级、县级审计和巡视巡察工作的老巡察员老周,让我记忆尤深。那一沓沓整齐的票据和账本在他的“火眼金睛”下,总会露出马脚。他告诉我,查看账本和票据一定要细心,更要有耐心,每一笔票据上的内容包括签名,一项都不能放过,要认真前后核查对比,才能看出破绽。他通常晚上加班整理工作笔记,因为不能熟练使用电脑,那密密麻麻的巡察工作记录都是他执笔手写,那一根根消耗殆尽的笔芯,是他工作的最好证明。

记得有一次,老周发现镇里在落实节育措施补助和发放环卫工人加班费上有做假账的痕迹。为了弄清真相,他连夜加班在几百名补助对象中反复仔细核对,最后筛出近五分之二的疑似伪造人员信息和签名。想要查清事实,需要对当时了解情况的人员进行谈话,可是,事情过去了3年多,这些人有的已经不在当地生活,有的已经离职,很多电话也没有留下,一些补助对象只留下住址。怎么办?老周决定走村入户做调查。我跟着他一边去村民家中做政策解释,一边询问村民具体落实情况,并找相关工作人员谈话,直至把疑点问题全部核查清楚。老周身上这种拼劲及扎实的工作作风,深深触动了我,也感染着周围的人。人们常说,人生最好的状态是活到老,学到老,我想后面还应该加一句“干到老”。

在第二次的巡察中,我不再有适应环境的困扰,工作思路也更加清晰。不仅熟悉了《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等相关法规和巡察工作流程,而且对巡察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比如在发现一些问题的时候,不能急于下结论,要学会区别“个性与共性”,通过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我还学会了抓细节、多核查,例如在翻看合同等资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时间,要结合会议记录以及招投标等相关材料去思考推敲,“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最重要的就是要与群众交心,依靠群众,事情的真相如何,工作开展得好不好,答案都在群众心里。就这样,我从一个巡察“小白”成长为踌躇满志的巡察员,内心的成就感无以言表。

巡察经历是我人生中的宝贵财富,在查找问题同时我不仅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愈加坚定了我为党的事业履职尽责决心。如果有人问我是否还记得信仰和初心,现在的我可以郑重地回答,无论身处哪个岗位,我将始终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定安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