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水:牢记初心使命,让监督执纪更有底气和硬气
2019-09-29 09:54:49 作者: 编辑:蒋健 来源: 点击:
“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大会上告诫我们全党同志,面向未来,面对挑战,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时代在变,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始终未变。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我的初心和使命就是坚守干净的底线,忠诚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当好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2016年,我被组织选任为群英乡纪委书记,任职之初,我查办了一起骗取低保金的案件。被审查人是一名有着20多年党龄的村党支部委员,曾担任几届村支书,自然不把我这个刚入职、工作经验不足的毛头小子放在眼里。谈话期间,被审查人拒不配合,振振有词,“大案你们不去查,专找这些不值一提的事情,难道你就没有一点小问题吗?你要是处理我,我以后也会专找你的问题。”被审查人甚至还让其儿子来威胁我,“我知道你在原来的乡镇是负责民政工作的,你现在查我们,我就不信你当时在办理低保的过程中是清清白白、干干净净的。”听完我心里咯噔一下,但再仔细想想,我之前是负责民政工作,虽不敢说在办理低保时做到绝对精准,但确实没有失职失责或是以权谋私。生活中,我严格要求自己,不出入高档娱乐场所,恶习陋习全不沾边。想到这里,我心里便硬气许多。对于查办案件遇到的疑难点,我主动向县纪委领导请教经验,带领审查小组人员快马加鞭搜寻证据、撰写报告,并亲自上门向被审查人讲解党章党规党纪,耐心做好思想教育工作,促使其深刻反省、认识错误、交代问题。很快,这起骗取低保金的案件顺利办结,被审查人也受到了相应的党纪处分。就在宣布处分决定的当天晚上,被审查人给我打电话,原本以为他又要“一哭二闹三上吊”,没想到电话那头异常平静,在向我询问处分档次后,他说:“小伙子,我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谢谢你给我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干净,是监督执纪者的底线。试想,如果监督执纪者在工作和生活中不能坚守廉洁自律,必将“授人以柄”,在查办案件过程中畏畏缩缩,瞻前顾后,那么监督执纪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助长违纪违法人员的嚣张气焰,导致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得不到实现和维护。
纪检监察机关不是“保险箱”,纪检监察干部也并非具有天然的“免疫力”。朱明国、金道铭、魏建、袁卫华等人都曾在纪检监察系统任职,他们有的利用职务便利谋取私利;有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接受宴请;有的故意泄露案情,用工作秘密进行权钱交易;有的失职渎职、徇私枉法,对腐败分子放任不管。这些落马官员的惨痛教训一次次警示、告诫我们,监督执纪者决不能置身于纪律的红线之外,而且要成为严守纪律的标杆。纪检监察干部如果不能做到坚持原则、清正廉洁、履职尽责,那就无法捍卫党纪国法的尊严,也会让手中惩恶扬善的利剑蒙上灰尘。
“选择了这份工作,就意味着要忍受独上高楼的孤独和寂寞,远离鲜花和掌声。”这是刚入职时,县纪委领导对我们的谆谆教诲。在纪检监察战线工作了几年后,我逐渐明白了“孤独”的含义。作为纪检监察干部,要主动净化自己的朋友圈、社交圈,远离灯红酒绿、吃喝请送,自觉抵制各种歪风邪气和拉拢腐蚀,做到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在之后的办案过程中,即使再次遇到“被威胁”的情况,我也心怀坦荡,因为我知道,自身正、自身净,才能让监督执纪更有底气和硬气。
“天涯无净土”,现在清廉不代表以后不会沾染尘土。作为基层政治生态的“护林员”,要时刻牢记初心和使命,“手电筒”既照别人更照自己,自觉将自身置于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以实际行动回报组织的信任和人民的重托。(陵水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