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龙华:干着分内事却领取误工补贴 --海口市龙华区遵谭镇群力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被查处
2018-05-28 16:45:08  作者:  编辑:林道华  来源:   点击:

      违纪问题通报 
 
  2018年1月22日,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遵谭镇群力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高荣灵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被通报。 
 
  经查,2017年4月至5月,遵谭镇群力村委会分两次违规向该村9名“两委”干部发放误工补贴共计9900元。高荣灵身为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不正确履行职责,在该事件中负主要领导责任。 
 
  2018年1月19日,经海口市龙华区遵谭镇党委研究,决定给予高荣灵党内警告处分。 
 
  事件回顾 
 
  2017年4月9日,为了保障南渡江引水工程项目,群力村委会作了不少协调工作,给村里9名“两委”干部按每人3天、每天100元的标准发放误工补贴共计人民币2700元;2017年5月4日,给村里9名“两委”干部按每人8天、每天100元标准发放误工补贴共计7200元,两次共发放9900元。但协调南渡江引水工程保障工作为该村“两委”干部职责范围内工作,不属于劳务性质和误工范畴。 
 
  查处经过 
 
  “组长,遵谭镇群力村这个会计凭证有问题,村‘两委’干部怎么能领取误工补贴?”2017年12月22日,海口市龙华区委派出的巡察组在对遵谭、新坡等镇开展扶贫领域专项巡察时,巡察组小蔡发现了报账明细中的问题。 
 
  “这明显违反了我区有关财务规定,是一条重要线索,马上按程序移交纪检部门查处。”巡察组朱组长说到。 
 
  “这是一起典型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滥发补贴的行为。必须严查!”龙华区纪委负责人对此高度重视,要求遵谭镇纪委立即成立调查组,开展调查核实。 
 
  调查组先走访取证,后约谈了遵谭镇群力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高荣灵。 
 
  “今年4月、5月,群力村委会是否给‘两委’班子成员发放过误工补贴?”调查组开门见山。 
 
  “发过。当时我们村委会干部负责协调南渡江引水工程保障工作,我觉得大家很辛苦,就按每人每次100元,一共给9名村‘两委’干部发了9900元的误工补贴。我个人也领取了1100元。”高荣灵回答。 
 
  看到高荣灵如此坦然,调查组意识到,他虽然交代了自己的违纪行为,但并未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协调南渡江引水工程保障工作是否属于村委会的职责范围?你认为做这个工作能否发误工补贴?”调查人员严肃地问道。 
 
  “属于。但我认为只要通过召开村‘两委’班子会议通过,就可以领取误工补贴了。”看着调查人员一脸严肃,高荣灵有些心虚的解释着。 
 
  “我区基层组织工作经费标准财务支出有关规定指出:单位职工承担属于本岗位职责范围内工作任务或虽不属于本岗位职责范围内工作任务但在工作时间内的,不属于劳务性质,不得发放劳务报酬。作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你是否了解这项规定?” 
 
  “镇政府下发过这个文件,也组织传达了相关文件精神,但由于我对上级文件精神理解的不透,不知道村委会发放误工补助是违规的。”高荣灵如是表示。 
 
  “为南渡江引水工程出力是你们应该做的,作为村‘两委’一把手,你本应模范带头遵守党的纪律,不能把不理解政策规定当做违纪的‘挡箭牌’。” 
 
  调查人员的话,让高荣灵明白自己的行为已经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背道而驰。 
 
  “身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未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向村‘两委’干部发放误工补贴,应负主要领导责任,我知道自己的行为错了,希望组织给我一个改正的机会。” 在调查结束时,高荣灵懊悔的说到。 
 
  此外,被查处的其余八名村干部也表示,群力村给自己发放的误工补贴违反了该区相关规定,明确表示,今后不再领取不符合规定的误工补贴。 
 
  案例点评 
 
  莫让“福利”变“腐利” 
 
  享受正常福利是每位干部职工的合法权益,在遵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发放津补贴是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维护劳动合法权益的一种举措,本无可厚非。然而,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却对中央三令五申置若罔闻,为了小团体利益和一己私利,突破纪律底线,钻空子、玩猫腻,违规发放各类津补贴和福利,助长了不正之风,损害了社会公平,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仔细分析这起案例,违规发放误工补贴,虽说涉案公款数额不大,却违反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一起套取财政资金乱发津补贴的典型案件,影响非常恶劣。“福利”变质成了“腐利”,虽然“人手有份”,但仍然难逃党纪的制裁。 
 
  习近平总书记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作风问题都与公私问题有联系,都与公款、公权有关系。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姓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津补贴的发放涉及每个单位、每个干部的切身利益,按照规定发放的津补贴是正当福利,领得开心,花得舒心,自然皆大欢喜;而违规发放津补贴,于公于私都名不正言不顺,不亚于定时炸弹,既害人又害己,更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龙华区纪委区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