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出台全国首个农村基层四议三公开监督办法
2017-09-01 10:25:00 作者:王家悦 编辑:蒋健 来源: 点击:
村民同意流水坡村2017年分配方案的签名、流水坡(居)委会第四季度财务收支情况表……今天,记者来到海口市美兰区白龙街道流水坡村,看到全村各项事务的公开信息被整齐列在公开栏内。
“之前,我们被媒体曝光过,被质疑是村民自治还是村官自治?”据白龙街道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陈玉文介绍,在海口党风政风监督电视直播《亮见》上,白龙街道管辖的几个经济社的村务公开问题先后两次被曝光,15人被问责,其中党纪处分9人。
街道党员干部在震动之余开始反思,认识到了“四议三公开”在街道管理中的重要性。
“从村党组织提议到村‘两委’商议,再到党员大会审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决议,所有涉及居民利益的事务,都必须通过规范的‘四议三公开’程序。”陈玉文感叹说,经过议事和公开,村民对街道工作有了清晰的认识,也意识到自己有责任参与、监督。
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海口市通过践行监督执纪问责“四种形态”,集中查处违反“四议三公开”的基层党员干部。仅去年第六期《亮见》“村民自治还是村官自治”播出后,市、区两级就问责了35人、7个单位。
“以‘四议三公开’为支点,用好监督执纪问责这根杠杆,就能撬动整个基层‘微腐败’的系统治理工作。”海口市纪委相关负责人认为,紧盯“四议三公开”监督执纪问责,关键是通过“盯”发现问题,实现精准监督。镇、街道纪检监察机构的监督执纪重点由过去的“盯违法”“盯腐败”转变到重点“盯违纪”,特别是“盯违反四议三公开”上来。
“今年8月3日,海口出台了《海口市农村基层四议三公开监督办法》,这是在全国率先制定的农村基层‘四议三公开’监督办法。”海口市纪委相关负责人认为,这从制度上筑牢了这道遏制农村基层“微腐败”的“铁篱笆”,走出了一条从根源上遏制“微腐败”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