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监督执纪四种形态 强化从严治党责任担当——2016年海口市委落实“两个责任”工作综述
2017-02-13 15:20:00  作者:蔡佳栩  编辑:蒋健  来源:   点击:

      2016年,海口市委紧紧牵住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牛鼻子",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既坚持抓早抓小,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用纪律管住大多数,又重拳出击,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治"病树"、正"歪树"、拔"烂树",护好"森林",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以上率下 主体责任层层压实
 
      "市委带头落实党委主体责任,由市委主要负责人率先垂范,约谈市管领导干部,有效强化了各级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意识。"2016年,海口向全市通报了84个单位2015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的考核结果,8家被定为C档的单位主要负责人接受市委领导"红脸出汗"式的谈话,连续两年被评为C档的单位党组受到全市通报批评。
 
      市委始终把落实党委主体责任作为践行"四种形态"的"牛鼻子"来抓。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琦带头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要求班子其他成员要切实履行"一岗双责",抓好分管领域管党治党工作,向全市各级党组织传导了压力。
 
      出台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实施意见和"两个责任"清单,明确党委(党组)领导班子21项、纪委(纪工委)领导班子17项责任事项,厘清职责界线。出台《海口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实施办法》,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年度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
 
      坚持"一案双查",对15个发生作风方面重大违纪案件和不正之风滋生蔓延的部门和单位启动责任追究,处理责任人员21人,持续释放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的信号,形成更广泛、更深远的震慑效应。
 
      在市委的责任传导和示范引领下,全市各级党组织切实转变观念,变被动为主动,认真履责,对干部作风纪律问题的主动问责率由2015年的34.6%提升到2016年的86.4%。
 
      严肃问责 倒逼干部作风转变
 
      2016年,全市共查处作风问题300起,问责814人、21家单位,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87人,查处作风问题数、问责人数和纪律处分人数分别比2015年同期增长156.4%、73.9%、92.8%。
 
      市委坚持"铁腕转作风",把作风建设作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切入点和着力点,开展纠"四风"回头看等系列专项整治活动,将作风问责作为抓早抓小、践行"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第二种形态的重要实践,倒逼"双创"、整治违法建筑、重点项目建设、脱贫攻坚、12345热线督办件等中心工作顺利进行,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利益问题,倒查追责促进全市干部作风持续好转。
 
      在12345热线督办工作中,曾有市民反映渡海路的路灯8年未亮过,投诉多次未果。市委收到群众反映后,对该问题高度重视,分管市领导对该业务部门负责人等进行逐级谈话提醒,指出问题、查找差距,督促工作。当天,8年未亮的渡海路路灯全面亮化。
 
      据统计,从2016年12月起截至目前,我市督办12345热线逾期件230件,33个单位对165名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的相关责任人员进行处理,其中,谈话提醒103人,问责63人。通过问责督办,促使干部转变作风,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
 
      发挥巡察利剑作用
 
      让监督执纪渗透到基层
 
      如何让监督执纪真正无缝隙、无死角,是我市一直探索的命题。去年以来,我市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关于推进市县巡察工作的重要部署,对全市6个市直单位开展两轮巡察,着力发现违纪违法问题和顶风违纪行为,并推动解决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存在的突出问题。
 
      市委切实加强对巡察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巡察工作办法,紧盯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热点问题。完成对涉及扶贫惠农、救助救济等领域的市农业局、市民政局的常规巡察。一批被巡察单位存在的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等方面问题相继被曝光,并督促解决了某公司拖欠农民土地流转租金等问题,严肃查处了市殡仪服务公司违规使用公款购买发放礼品、超标准购置公车等违纪问题……
 
      启动对"双创"中财政投入大、负责项目具体实施的市市政管理局、市园林局、市环卫局、市水务局四个部门党组的巡察。扩大巡察反馈约谈范围,集体约谈全市各单位党组织负责人,要求对管党治党存在问题认真自查自纠,通过深化政治巡察促进各级党组织认清全面从严治党形势任务,有力推进了管党治党责任的落实。
 
      据了解,市委第一轮巡察期间共开展个别谈话238人次,调阅有关文件、材料、账目凭证、会议记录1188份,走访调研33处,按照边巡边改要求推动解决问题6个,巡察结束后向被巡察单位反馈问题63个;向市纪委等相关部门移交问题线索33件,立案审查4件4人,充分发挥了利剑作用。
 
      分类处置线索
 
      体现对干部严管厚爱
 
      "对待犯错误的干部,绝不‘一棍子打死’,对发现的问题线索,特别对十八大前后的问题线索区别对待,运用多种方式,层层设防,时时提醒,使党员干部不犯或少犯错误,体现严管厚爱。"市委出台《关于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开展践行"四种形态" 重塑对党忠诚活动的实施方案》,在广泛开展纪律教育和谈心谈话活动的基础上,督促有问题的党员干部主动报告问题,对不同情况宽严相济进行处理。全市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着力用好第一种形态,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咬耳扯袖"提醒,对轻微违纪问题进行"红脸出汗"告诫,共谈话提醒1393人次,运用"四种形态"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提高。
 
      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保持执纪审查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同时,体现党纪严于国法的要求,运用问题线索谈话函询处置方式,对倾向性、苗头性和轻微违纪问题进行谈话函询,减少问题线索暂存数量。全年使用谈话函询方式处置问题线索320件涉及307人,党政纪轻处分、重处分、移送司法机关人员分别占比82.18%、17.82%、0.45%,体现严管厚爱,进一步强化了党员干部"不敢腐"、"不敢违"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