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扎好“铁篱笆” 管好钱袋子
2015-07-30 23:41:41 作者: 编辑:hkjw_root 来源: 点击:
“这张发票没注明用途,不能给予报账。”“怎么还使用白条?退回去!”近日,记者来到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和当地干群共学省党代会精神时,在犀溪乡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看到工作人员龚晓东对各村送来的发票进行严格审核,将不符合要求的发票一一剔除的一幕。
“省党代会报告指出,‘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村集体收入管理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部分,是农村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今年,我们创新村集体收入管理制度,在全县农村实施‘清廉乡村’工程,从源头上预防乡村干部滋生腐败问题。”该县纪委书记黄远航说。
据了解,自2006年以来,该县农村党员干部因经济问题被查处的有17人,村主干违纪占大多数,且涉案金额较大,出现“小村官大腐败”现象。在部分建制村,乱记账、不记账、“白条”满天飞,财政票据的领取、使用、结报等环节管理混乱,村民理财小组形同虚设,由财务管理引发的集体访、越级访事件时常发生。
去年底,村集体收入管理引起县纪委等部门重视,出台《寿宁县关于开展“村集体收入乡督、乡财县督”工作的实施方案》,在全县14个乡镇分别设立村集体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并各选一个试点村,开始探索村集体收入乡督管理模式。
村集体收入乡督制度规定各村只设一个银行账户,并在原有账户预留印鉴基础上增加了乡镇会计代理中心会计印鉴,所有资金往来必须通过会计中心审核,严格把住财务审批、报账、资金使用、财务公开等重要关口。同时规定,村集体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每季度必须将各村收支情况上网逐笔公示,并在村务公开栏中公布。
今年2月,该县总结14个试点村经验,不断完善运作方式,在全县203个建制村(社区)全面推广村集体收入乡督管理模式。
“现在,有了村集体收入乡督这一‘铁篱笆’,我这‘一支笔’也少得罪人了,没了人情,干群关系得到缓解。”犀溪乡西浦村村主任缪建法说,村集体收入乡督严格的程序和流程,把住了村级钱袋子的“进口关”和“出口关”,有效预防乱开支、滥开支现象。
推行“村集体收入乡督、乡财县督”制度以来,该县反映村干部涉嫌经济问题的信访件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0.2%,剔除不合理开支上百项,涉及资金2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