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国资委“六个一”加强“廉洁企业”建设
2015-07-30 23:41:41  作者:  编辑:hkjw_root  来源:   点击:

  编者按:为完成好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幸福家园、打造“四宜三养”城市三大目标任务,市国资委以廉政风险防控为抓手,建立健全纪委书记联席会议制度,认真开展权力事项排查,制定“六个一”措施全面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在促进国企平稳健康发展中加强了“廉洁企业”建设。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李湖对市国资委纪委的工作给予了表扬:“市国资委纪委工作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具体、措施有力、成效显著,值得肯定。”中央纪委监察部对我市国企纪委书记联席会给予了充分肯定:“海南省海口市国资委高度重视企业反腐倡廉工作,着力抓好科学化、制度化建设、规范化建设,增强了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近几年,市国资委一直把廉政风险防控作为惩防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认真履行一把手廉政风险防控第一责任人的职责,采取“六个一”措施,即排查一个权力事项,建立一个风险点,强化一个流程,采取一个防控措施,明确一个责任领导,固化一个责任部门,有效预防廉政风险,加强企业的党风廉政建设。  一、给权力“建账”  市国资委纪委历时3年,发动120多名干部群众和纪检干部,在委机关和11家所出资企业总部及74家二级企业中,开展了权力事项排查和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采取企业内部自己查找,上下级单位联动找,行风监督员配合找等形式,全系统共梳理出权力事项428项,排查出A级、B级、C级风险点共777个,并建立了权力事项和廉政防控风险点台账,有针对地建立廉政防控措施794条,制定权力运行流程图386个。同时,结合工程领域专项治理工作,严把廉政风险点“五关”:决策审批关、资产评估关、信息公开关、全程监督关、事后分析关,不断进行梳理、调整、更新。2010年国资系统纳入排查范围的72个工程项目,有63个项目存在303个问题,当年完成整改85.8%,次年全部整改完毕。2010年,扎实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发现和清理“小金库”9宗,金额28.86万元,对6名责任人进行了诫勉谈话。  二、让用权者“清醒”  市国资委以贯彻落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企业“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国有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行为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为切入点,先后组织系统内180多名重点岗位人员到省反腐倡廉教育基地海口监狱参观,对85名企业高管进行廉政知识测试,以《高墙铁窗内的忏悔》中89个典型案例和《远山的红叶》为重要教材,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积极推进廉政文化进企业活动,如海旅集团、海南港航控股、市水务集团被命名为海南省廉政文化“六进”示范点建设单位。开展勤政廉政先进典型推选、宣传和学习活动,组织学习省、市勤政廉政先进典型人物先进事迹,用“身边典型”带动“身边人”,在国资系统内部形成了“廉洁自律、创新务实”良好风气。几年来,企业领导班子成员的教育覆盖率达到了98%以上,企业管人财物的重点人员教育覆盖率达到100%。  三、关权力“入笼”  “三重一大”制度是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保证。市国资委每年都对企业“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进行审核备案,规范完成决策权力梳理、决策事项审批、决策议事规则到决策纠偏和决策后评估等工作。要求企业充分运用单位OA系统,自动化办公系统进行业务审批,权力运行必须走流程,违反流程业务系统自动锁定并追究当事人的责任,不给违规用权可乘之机。一是自2011年市国资委将“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植入到企业经营管理系统以来,对应制定规范的决策流程,体现企业党委会、董事会和经营班子会的主要议事范围和决策权限,明确监事会、国企纪委在决策中的监督作用。二是将监督机制植入到企业经营管理系统,督促企业进一步排查梳理廉政风险点,明确要求各企业要在党务厂务公开栏上及时公开项目招投标、资产评估、产权交易等工作信息和决策的有关重大事项,主动接受监督,全员把关降低廉政风险;将日常督办作为年度考核的一部分(占30%),实行量化打分并与年底排名挂钩;促使各方监督形成合力,推动企业加强合同管理和关键岗位、重点人员的风险防控工作。三是将风险防控技术、危险源识别评估技术植入到合同管理中,充分利用内部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各种手段,通过信息共享,监督权力运行,防范廉政风险。  四、让监督“发力”  一是市国资委纪委整合企业纪检力量,实行企业纪委书记联席会议制度,有针对性地为企业解决问题13个。市国资委组织协调各国有企业及国有控投企业,大力推进反腐倡廉建设,重点解决了对权力运行监控不到位的问题;扎实开展“十抓十查”专项检查考核,从法人治理结构、执行“三重一大”制度、合同管理、职务消费、企业风险防控等10个方面制定出详细检查标准,并抽调财务、合同、风险防控等方面的专家进行联合检查,先后提出战略、投资、经营、重大项目等8个方面57项风险隐患及防控建议,以1500多项企业内控制度为依据实施强制性贯标,有效降低了企业经营风险。二是突出重点环节加强监督。在省市重大项目的招投标环节,市国资委纪委把纪检监督作为风险防范的重点,严格监督企业按程序流程办事,如海口港一、二期工程项目以及公交集团车辆的重大采购项目,委纪委均派出人员到场对招投标流程进行监督;要求企业结合实际制订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细则,明确了企业董事会、党委会、总经理办公会决策事项的范围、议事规则和议事流程,着力消除企业“三重一大”议事范围欠科学,决策程序欠严密的现状;在“三重一大”决策执行环节引入后评估机制,坚持将其列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考核内容,并做出廉政评价。三是加强惩处决不姑息。3年来,市国资委认真解决企业改制中出现的新问题18个,化解各类新旧矛盾46起,初核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18宗,转立案5宗,开除党籍6人,行政开除2人,诫勉谈话11人次。在化解矛盾中,积极推进党务政务公开,不断强化对廉政风险点的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