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英区转变机关作风 重点解决难点问题
2015-07-30 23:41:41 作者: 编辑:hkjw_root 来源: 点击:
4月18日,是海口市秀英区永兴镇冯塘村村民一个难忘而喜庆的日子。这个羊山地区边远小山村45户农家接收到16个色彩鲜明、图像清晰的电视节目。该村干部冯在宾说:“政府为村里安装有线电视,解决收看电视难题,让村民看到了丰富多彩的节目内容,大家都很高兴。”这是秀英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见实效的一个缩影。 海口市秀英区积极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科学发展上水平、党员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为目标,转变机关作风,强化和提高党员干部服务人民群众、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突出实践特色,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取得了扎实成效。 强化措施,转变作风 秀英区以“提高执行力,大力推进西拓战略,建设科学发展新秀英”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主题,进一步提高机关工作效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建设人民满意机关。针对机关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纪律不够严明、责任意识不够强、工作不够扎实等突出问题,该区明确“四个严禁”:一是厉行节约,严禁以节日互相拜访等名义公款吃喝;二是严明纪律,严禁违反延迟上班和提前下班;三是廉洁从政,严禁利用行政执法权吃、拿、卡、要、报。四是令行禁止,严禁工作时间打麻将、玩牌和上网玩游戏等,并对发现的问题严肃处理。 5月6日,发现4个机关单位共5名同志上班时间上网看电影或玩游戏。为此,区委决定:分管该4个单位的区领导向区委作出检讨;在全区对这4个单位进行严肃通报批评;责成5名当事人作出书面深刻检讨,在区机关公开栏公开,以观后效。这一举动,在全区机关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与此同时,该区开展“五项活动”。一是开展领导干部挂点联系活动。每位区领导至少确定一个村或社区、企业、重点项目作为联系点。帮助制定科学发展规划,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难点热点问题,培育创新创业先进典型。定期走访困难群众、致富能手、模范人物等。二是开展调研活动。区三套班子领导成员,每月安排两天时间到最基层单位进行调研。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实际确定调研课题,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提出服务基层群众、推进科学发展举措。三是开展“恳谈日”活动。推进科学发展规划和改革举措,特别是涉及民生政策措施,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区党政领导班子每两个月确定一个“恳谈日”。各镇、街道,区直机关建立征求意见建议网络平台。四是开展集中攻坚克难活动。紧抓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党建工作中的重点问题,开展集中攻坚克难活动。实行破解难题责任制,领导干部分工负责。对涉及面广的重大问题,上下联动、左右沟通、合力破解。五是开展送服务活动。为重大项目投资设立“绿色”通道,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专人负责、跟踪服务。机关部门不定期开展“下基层、送服务”活动,根据群众生产生活、创新创业的需要,开展政策、科技、信息、项目、资金等方面的服务。 今年3月,秀英区实施“量化责任目标,实行绩效考评,推进机关效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这一活动载体,出台了《海口市秀英区2009年工作责任目标管理手册》,把区委、区政府主要工作,包括区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区政府工作报告责任事项、为民办实事事项、考核工作项目、重大项目及各部门、镇(街)主要工作等五大方面共459项工作内容进行分解细化,确定考核方式、考核内容、评分标准,明确岗位职责、具体责任人、具体措施、完成时限。把年终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秀英区委书记陈笑波说:“机关作风建设要努力形成‘一种状态’,出现‘二个效果’。一种状态就是干部队伍呈现良好的充满朝气的精神状态;二个效果就是发展环境得到优化,社会管理和服务到位和谐。核心就是通过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和长效管理机制,狠抓日常管理、考核约束、责任追究三个环节,推动机关作风建设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新的飞跃。” 注重实践,突出特色 秀英区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紧密结合实际,创新“自选动作”,在落实中求突破,在创新中求发展。 贴近区情,开展课题调研。区三套班子领导抓关键抓重点,深入农村、深入企业,开展“听民声、知民情、问民计”民意调查活动,征求社会对区委、区政府各项工作意见和建议,共梳理意见101条。在全面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形成涉及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生态保护等方面的23篇调研报告。 开展“我为项目服好务”主题活动。面对金融危机产生的不利影响,区领导深入企业了解困难和问题,区里出台了9项具体措施,为“过冬”企业“暖心”。该区将此次金融危机作为调整和发展的契机,把加大固定资产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抓手,抓好重大项目的谋划和建设,促使城乡功能和基础设施有较大改善。今年4月止,该区在工业、商贸、旅游业、物流业、农业等新落户项目达13个,引进资金8亿多元。每个项目设联系领导、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及责任人等,将具体项目分解到区委、区人大、区政府三套班子领导。区处级党员干部定期深入重点项目,提供有效服务。区委书记陈笑波、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邱英雄、区长陆云飞等多次深入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企业调研,先后解决了海南钢材城搬迁难题,推进长流起步区、长秀片区、药谷二期开发建设。 深入开展“文化务农”活动。围绕打造农业品牌,培养新型农民,“种”文化在乡村等,积极开展送科技、卫生、文化、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律知识的“五下乡”活动。做到农闲时,集中多下,下到镇村;农忙时,分散少下,下到农户或田间地头。他们采取图片展览、播放录像、文艺演出、发放资料、经验介绍、技能培训、特色农产品比拼等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此外,推行“一镇一品”、“一村一品”农村文化建设模式,兴建了“排球村”、“根雕村”、“盆景村”、“八音村”、“秧歌村”、“科技村”、“生态文化村”、“网络文化村”等。 实施社区卫生服务站创建活动。在人口密集的社区新建爱华、天海和高新等3间社区卫生服务站,受益人口约4.5万人,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90%以上。 此外,该区还开展“火山村寨文明生态村创建执行年”、“民政服务暖千家”、“婚育新风进万家”、“绩效审计”等专项活动。 改善民生,和谐发展 秀英区委书记陈笑波提出:“把科学发展、和谐秀英建设作为实践特色重要内容,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按照因地制宜,尽力而为的原则,办民之所需,解民之所忧。” 秀英区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推进农村“村村通”工程建设。今年以来,该区大力实施国家、省和市惠农政策,推进“村村通”工程建设,计划投入资金9500万元,在石山、永兴和东山等镇100多个农村修建道路112条。目前,已完成全年工程任务的45%。 推进“农家书屋”建设。今年初,该区已在海秀镇水头村、长流镇美德村、西秀镇荣山村、石山镇施茶村、永兴镇儒东村、东山镇雅德村等10个村建成“示范农家书屋”。其他村庄的“农家书屋”建设在有序进行中。 有效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近两个月来,该区举办岗前培训班12期,帮助1460名城镇困难人员、农民工、下岗工人等实现就业。帮助45个农民工追回拖欠工资11.3万元。 切实解决毕业生就业遗留问题。今年以来,安排118名师范毕业生上岗就业,解决2002年前招收的部分师范类毕业生就业遗留问题。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投入500万元新建4000平方米的教学楼和维修2栋教学楼,撤并1所完小和18个教学点。 深入开展便民服务活动。该区在海口市率先给全区五保户发放医疗证,让五保户在定点医院先住院看病、后由民政局转账付款,保证全区五保户凭医疗证就能在辖区卫生院享受到免费看病和免费治疗的优惠待遇。启动“亮睛下基层”工程,组织医疗队伍深入各镇、村(社区)为白内障患者免费治疗和送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