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国资委六项措施强化责任落实
2015-07-30 23:41:40  作者:  编辑:hkjw_root  来源:   点击:

市国资委提出六项新举措,进一步强化“两个责任”和“一岗双责”落实。 一、守纪律、讲规矩、依纪依法开展监督。严明党的各项纪律规矩,坚决查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年内重新修改完善国资系统企业党风廉政建设考核实施细则,建立制度清单、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紧扣“四个着力”、“四个全面”,配合市纪委加大对国企巡视力度,针对一件事、一个人、一个下属单位、一个工程项目、一笔专项经费,开展专项巡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二、抓重点、敢担当,深入落实“两个责任”。一是内设机构改革。在人员编制不变的情况下,内部调剂力量,使执纪监督力量向一线倾斜,增强纪委监督执纪问责和案件审查力度,有效解决主业不突出和工作职能发散的问题。二是增补纪委委员。把企业优秀的纪委书记和审计、监事及法务等人员吸纳进入国资委纪委委员,从而增强纪委以法治思维推进监督执纪问责的战斗力。 三是组建纪检监督员队伍。从企业抽调优秀的纪检干部,组成纪检监督员队伍,作为市国资委纪委内设执纪监督力量的强力补充,配合抓好纪委主业工作。四是抓好国企纪委书记的任免和轮岗交流。落实国企纪委书记轮岗交流制度,注重考察考核,对考核不称职的坚决撤换,到期届满该轮换的轮换,将有经验的企业纪委轮换到问题较多、工作力量薄弱的单位。配齐配全尚未设立纪委书记和纪检委员的企业,促进企业纪委书记更好的履职尽责。五是建立和完善企业纪检人员考核评价机制。出台考核办法,使企业纪检干部的考核以上级纪委为主,本企业为辅,从机制上为纪检干部敢于担责、大胆监督解除后顾之忧。六是创新国企纪委书记联席会制度。增强纪检监察工作与监事会、审计、法务等部门的联动工作机制,今年在国企试点“多企一监”监事会监管方式,即多家企业实行统一的监管标准,实现人员、经费、薪酬的三统一,加强国企的监督。 三、全覆盖、零容忍,加大案件查办力度。紧盯重要巡查线索、举报线索、国有企业重组改制、投资并购、产权转让、招投标等重要环节,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发生在领导干部中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案件和在国有企业发生的内幕交易、同业经营、关联交易、利益输送的案件。紧盯审计发现的问题,实施监督再监督,对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及监督不力的情形严格问责,注重查处背后隐藏的腐败问题。推进国有企业负责人任期审计和离任审计制度,实行国有资产审计监督全覆盖。实行收支预算管理,做到收入一个“笼子”、预算一个“盘子”、支出一个“口子”,为国有资金装上“防盗门”。 四、求之长、固其本,筑牢风险防控体系。结合国企反腐升级的新要求,突出防控,稳步植入,排查一个权力事项、建立一个风险点、强化一个流程、制定一个防控措施、明确一个责任领导、固化一个责任部门。对资源富集,管钱管物管项目的重要风险岗位进行深度防控,严防国有资产流失。重新梳理权力事项、把惩防体系建设贯穿于国企经济运行的全过程,深入查找腐败根源、划分风险等级、确定重点目标、实行预警处置、坚持动态防控,促进企业廉洁经营。 五、纠“四风”、治庸懒,构建作风建设新常态。将作风建设监督执纪的关口前移,针对国企承担的省市重点项目,及时开展效能督察,对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教育、早防范亮红灯、敲警钟,消除国企改革发展中“不干事、不担事”的消极行为。把党的纪律作风要求通过企业规章制度及企业文化建设转化成企业的执行力,与企业经营管理制度融合在一起,促使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转化成经营管理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六、树形象、提素质,为国企健康规范发展提供保障。巩固廉洁文化教育和廉洁文化进企业、进家庭“两个阵地”,发挥国资系统六家省级廉政文化进企业示范点和海南港航张陈慧同志家庭被列入“廉政文化进家庭”示范点的作用,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用廉洁从业的典型教育国企干部廉洁从业,努力形成淡泊自守、任劳任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计名利得失,不计荣辱进退的良好氛围,树立国资系统“廉洁自律、创新务实”的品牌,为国企健康规范发展提供保障。(市国资委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