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探索派驻乡镇检察室体制调查
2015-07-30 23:41:40  作者:  编辑:hkjw_root  来源:   点击:

记者近日到三亚、陵水、万宁等市县了解到,海南省派驻乡镇检察室体制经过半年多的运作,已初步改变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权在广大农村的“空白”状态,在查办侵农害农等涉农职务犯罪案件、强化执法活动监督、畅通农村群众诉求渠道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2008年11月开始,海南检察机关提出工作重心下移,积极服务“三农”,在全省范围探索派驻乡镇检察室新体制。 --农村法律监督薄弱局面亟待改变 海南省检察院检察长马勇霞说,近几年,国家出台许多支农惠农政策,仅2006年中央和海南省对海南省的各项支农资金就达5.845亿元。由于开发建设加快,有的一个村就有上千万元的土地补偿金。经济发展了,经济犯罪也随之增加了。 海南农业人口比重很大,占全省总人口的73.2%。去年4月开始,海南省检察院的4位院领导带队4个调研组开展检察机关服务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专题调研活动,了解到当前农村矛盾尖锐,法律监督需求强烈。 调研组下发2000份对农村群众的调查问卷,在“受访者最关注的社会问题、民生问题”栏目中,选择“贪污腐败”的有1280人,占受访总人数的64%。 目前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现象严重。2006年至2008年9月,海南省检察机关共查办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案件67件86人,占全省查办职务犯罪总人数12.5%。 基层政法干警执法犯法现象不容忽视。2006年至2008年9月,海南省检察机关共查办基层政法干警职务犯罪案件17件18人,立案人数占同期立案政法干警总数的25%。 来自农村的信访重复访、越级访多。去年1至9月,海南省检察机关受理举报农村基层组织人员侵害农民权益的237件,占检察机关受理举报信访总数的27.2%,其中越级访77件,占32.5%;重复信访率为15.6%。主要反映土地被征占、村级财务管理混乱引发的贪污、挪用,其次是反映基层派出所不作为和乱作为,再次是不服法院的民事行政裁判和刑事判决。 马勇霞检察长说,多年来检察机关反复强调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作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涉及民生的突出问题,但由于检察机关缺乏类似公安派出所、乡镇人民法庭的基层组织,使检察机关的职能作用在广大农村地区的发挥受到很大影响,已经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海南省检察院副检察长贾志鸿说,当前,检察机关应对农村问题的方式除履行日常的惩治农村职务犯罪、批捕起诉农村刑事犯罪等职能之外,主要采取专项治理的方式。但专项治理方式的临时性、局限性不利于建立长期稳定的治理策略和方式,也不利于检察机关及时把握农村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治理策略。因此,有必要扭转目前“运动式治理”方式,构建检察机关深入农村的制度性设置。 --乡镇检察室成为检察机关的“眼睛”和“触角” 从去年11月起,海南全省22个基层检察院在远离城区、人口较多、治安问题突出、信访量较大或开发项目较多的乡镇陆续设置25个派驻检察室,成为检察机关在农村的“眼睛”和“触角”。经过半年多运作,取得初步成效。 积极参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白沙黎族自治县检察院七坊检察室组织干警通过调研摸清辖区社会治安底数,在深入乡村和农民群众中间的同时,还向当地党委、派出所、司法所广泛了解驻地社会治安状况、存在的治安隐患等,在此基础上撰写出《白沙黎族自治县七坊地区社会治安状况调查报告》,掌握了加强辖区社会治安、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第一手资料。 深入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从源头上遏制涉农职务犯罪。琼海市检察院长坡检察室针对欧村原村党支部书记在承包开发虾塘过程中侵吞承包款案件中暴露出来的村委会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深入欧村召开村委会干部会议,帮助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并建议镇委、镇政府对辖区村委会财务开支情况集中进行清理,监督纠正了部分村委会财务管理混乱的问题。 主动发现和排查线索,积极查办侵农害农等涉农职务犯罪案件。截至今年4月10日,海南各派驻乡镇检察室共受理职务犯罪线索56件,协助查办涉农职务犯罪案件15人。陵水县检察院新村检察室负责人廖智攀介绍,今年3月,检察室了解到光坡、英州两个乡镇畜牧兽医站利用职务之便,在办理能繁母猪死亡保险理赔过程中,向农户索取手续费50至200元的问题。检察室配合检察院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发现2008年以来有9个乡镇存在此类问题,共收取20510元。目前,违规收取的手续费已全部退还给农户。 强化执法活动监督,维护农村社会公平正义。截至4月10日,海南省派驻乡镇检察室共向公安机关发出《要求说明不立案理由通知书》13份,发出《检察建议书》10份,监督公安机关立案7件。琼中县位于海南生态核心区,今年2月,湾岭检察室了解到上安乡毁林案件屡屡发生,并且没有得到及时查处,以至于毁林势头上升。检察室将这一情况向检察长汇报后,由县院侦查监督科依法向公安局发出3份《要求说明不立案理由通知书》,公安机关立即对罗勇村、行干村3名滥伐林木犯罪嫌疑人立案侦查。 畅通农村群众诉求渠道,积极化解矛盾纠纷。澄迈县福山镇敦查村村民冯善科因土地纠纷被同村村民打伤,派出所长达半年未作处理,冯善科不满情绪强烈,准备上访。澄迈县检察院福山检察室督促派出所召集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达成了赔偿协议。 各派驻乡镇检察室充分发挥“窗口”作用,利用贴近农村、贴近农民的优势,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截至4月10日,海南省各派驻乡镇检察室共走访60多个乡镇、500个村委会、38个国营农场和128家企业,接待群众来访咨询15000多人次,依法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00多次,涉及群众3500多人次。 三亚市城郊检察院的检察官符少精到海棠湾检察室刚工作一个多月。他对记者讲,检察室近日接到投诉,一个村民被抢13元,派出所接到报案却不出警。检察室立即实施监督,违法分子受到行政拘留10天处罚。符少精说,检察室处理的一些案件看来很小,但现在能够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实施监督,有可能避免一些越级上访和群体事件。 --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几个方面 万宁市检察院副检察长杨翔说,在1993年至1997年,海南一些市县检察机关也曾搞过派驻检察室,但主要是设在一些有钱的企事业单位,派驻检察室几乎成了企事业单位的内设机构,检察官拿高额补贴,检察院要赞助,派驻检察室成了“创收”部门,偏离了检察职责。而现在的派驻乡镇检察室运作机制完全不同,以“服务”三农为主,行政后勤自我保障,不拉赞助,不要基层单位补贴,这就保证了派驻乡镇检察室工作的公平和公正。 陵水县新村镇委书记黄聪对记者说,当前党和国家对农村的治理方式正在逐步转型,乡镇政府的职能在缩小。驻地的“七所八站”都是垂直管理,乡镇党委、政府对其“协调组织”能力弱化。对民选的村委会主任也缺乏约束手段。派驻乡镇检察室对他们实施监督,解决了大问题,今后“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就更有保障了。 谈到派驻乡镇检察室的整体构想,海南省检察院副检察长黄卫国说,目前全省共有221个乡镇、59个国营农场,原则上辖区人口20万人以上的基层检察院派驻2个乡镇检察室,辖区人口20万人以下的基层检察院派驻1个乡镇检察室,全省将派驻36个乡镇检察室,管辖周边若干乡镇、国营农场的涉检工作。36个乡镇检察室数目基本和全省36个人民法庭相当。 目前派驻乡镇检察室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 一、检察室几乎要承担一个基层检察院的全部职责,根本管不过来。所以要注意突出重点,抓主要矛盾。 二、检察机关过去是在机关“坐等”群众上访,现在派驻检察室要直接“面对”农村群众,而目前检察人员中熟悉农民群众心理、表达方式而又精通法律的人才比较缺乏。 三、派驻乡镇检察室的定位、职责和权限以及与派出院内设机构的工作关系、工作程序等还需进一步完善。 四、目前驻乡镇的“七所八站”都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场所,而派驻乡镇检察室多数仍然临时在乡镇党委、政府的院子或办公楼里上班,群众感到很不方便,有的不敢前来投诉或反映问题。所以,要逐步解决派驻乡镇检察室的独立办公场所问题。 五、检察室与派出院、与上级院的信息交流渠道还不够完善。尚未建立互联互通的检察专线网,不能应用案件管理系统和统计报表,信息情况不能及时上传下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