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20】2020年海口全面从严治党系列综述之四
2021-02-02 15:25:13  作者:  编辑:蒋健 来源:海口日报   点击:

       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仅是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也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

       2020年,海口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系统观念,将正风肃纪反腐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贯通起来,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断巩固深化拓展全面从严治党成果,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必须同向发力、同时发力,进一步增强标本兼治效果。”海口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冯汉芬强调。

        坚持“严”的主基调,惩治腐败强震慑

        2020年,海口市秀英区原正处级干部黄鸿儒,海口市美兰区委原常委、区政府原副区长陈新,海口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梅雷鸣等一批市管干部被查处,释放了海口市委坚持“严”的主基调,凡腐必惩、有贪必肃、除恶务尽的决心。

       “三不”一体推进,“不敢腐”突出震慑、遏制,惩治这一手任何时候都不能松、不能软。海口市纪委监委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持续加大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攸关民生部门、行业和领域的反腐败力度,坚决清除甘于被“围猎”的腐败分子,不断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紧盯重点领域铁腕正风肃纪反腐。聚焦关键岗位的“关键少数”,以公共工程和土地出让项目作为切入点,围绕工程项目决策、落实用地、招投标、资金拨付等关键环节,查处了美兰区委原常委、区政府原副区长陈新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工程款拨付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巨额财物等一批破坏当地政治生态的腐败分子。

       紧盯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开展审查调查。直面群众关切,围绕群众关注的痛点、热点、难点问题,深入治理民生领域的微腐败,严肃查处贪污侵占、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等问题,查处并通报了琼山区府城街道鼓楼社区原党支部书记韩某私自扣留困难归侨老人的“一卡通”银行卡,冒领归侨补贴等一批啃食群众获得感的“蝇贪蚁腐”。

       扎牢制度“篱笆”,制约权力重监督

       “我们将以问题为导向,把压力转化为动力,持续推动通报内容整改,认真对标一流,根据《海口市营商环境存在问题自查清单》,切实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以企业和群众办事的体验感和满意度检验工作成效,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海口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在集体约谈会上表态。

       以案为鉴,海口市纪委监委根据省政府办公厅通报的营商环境负面典型案例,针对海口人社系统存在的心思不在位、政策难到位等作风不严不实问题,举一反三,督促海口市人社局召开“以案促改,切实优化营商环境”专题民主生活会,认真汲取教训,深刻查摆检视,针对典型案例“解剖麻雀”、找准“病灶”,形成从“亡羊补牢”到“未雨绸缪”的整改工作机制。

       以案促改基础是“案”,关键在“改”。一年来,海口纪委监委紧紧牵住“改”的“牛鼻子”,盯住制度短板、机制漏洞在哪儿,就向哪里发力,精准发现个案背后的深层次问题,严格落实“一书两会三报告”制度,把“当下改”和“长久立”结合起来,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扎紧“不能腐”的制度机制笼子,从根本上压缩腐败滋生空间,防止类似的问题反复发生。

       “落实‘一书两会三报告’制度,组织案发单位旁听庭审,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建、以案促治,发挥纪法带电高压线的作用,让意欲腐败者不敢越雷池半步;同时,我们也通过开展专题调研、廉政约谈、健全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等方式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让妄图腐败者无机可乘,持续修复和净化案发单位政治生态。”海口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市城投公司应认真自查自纠,完善制度,堵塞漏洞,坚决杜绝违规签订项目咨询合同问题。”2020年6月,市纪委监委针对市城投公司违规选定造价咨询单位等事宜向其发出纪检监察建议,提出整改意见,要求立行立改。

       13人被谈话提醒、对2015年来的建设项目进行“回头看”、修订完善党委会“三重一大”议事规则、制定公司《招投标管理办法》……这是市城投公司交出的“后半篇文章”。

       “用好用活纪检监察建议书,既利于‘医其受病之处’,又推动‘塞其起弊之源’,是深化标本兼治的重要手段。”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分析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过程中暴露出的制度漏洞和问题根源,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全年精准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监督建议书,督促相关单位推动解决问题,有针对性地完善制度,不断扎牢制度笼子。

       拧紧思想“总开关”,纪律教育促警醒

       “王业天身为秀英区委原副书记、区政府原区长,本应以身作则,带头严守中央环保政策、决策,却为寻求政治庇护甘当犯罪分子的‘保护伞’。政治上不明白,经济上不清白,生活中不检点,政治、组织、廉洁、工作、生活问题交织……” 海口市纪委监委拍摄的警示教育片《镜鉴3》中揭示的秀英区委原副书记、区政府原区长王业天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令参加纪律教育专题班“一把手”们唏嘘不已。

       观看警示教育片只是纪律教育的内容之一。为释放越往后越严的强烈信号,海口在全市集中开展纪律教育活动,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何忠友坚持以上率下,为全市党员领导干部作纪律教育专题授课,督促各区、市直各单位“一把手”对新提拔和进一步使用干部进行集体廉政谈话。

       “海南自贸港建设廉政风险激增,党员干部要谨防八种‘错误心理’,做政治上自警自醒的明白人。”在教育引导全市党员干部牢记党的宗旨,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上,市纪委监委当好“婆婆嘴”,常念“紧箍咒”。在纪律教育专题班上,冯汉芬通报了十三届市委以来反腐败工作情况,为全市各单位“一把手”上警示教育课,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强化管党治党的责任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海口市纪委监委坚持以案为鉴、施教为先,运用案件资源,推动同病共治,以差异化、特色化方式分类分层开展警示教育。对以第三、第四种形态查结处理的违纪违法案件逐件“回头看”,指导案发单位召开了89场警示教育会议,甚至还将9场开到农村社区、田间地头。一声棒喝,让警醒的钟声敲响到基层一线,让党员干部和监察对象更加清醒认识党纪国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身边的反面教材更鲜活,看到昔日同事出现在警示教育巡回展展板上,很受警醒。”海口市纪委监委组织150名海口市菜篮子集团党员干部专场参观“以案释纪法 自警守廉洁——全省党员干部警示教育巡回展”。

       海口市菜篮子集团之所以能得到这一特殊“待遇”,是因为该公司郭剑、田树盛、石睿等人利用职务便利,通过转包的方式抬高铺面租金,存在非法占有该公司铺面租金差价款等犯罪事实。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海口市纪委监委组织该单位全体人员到巡回展现场,并通过组织专题讨论、上专题党课等形式,巩固警示教育成果。

       扎实做好同级同类警示教育,是正风肃纪反腐的必修课。2020年,海口市纪委监委组织全市4万余名党员干部参观警示教育巡回展,通过还原贪腐蜕化变质的“事故现场”,让震慑直抵内心,使前车之覆真正成为后车之鉴 ,不断强化教育感召,使铁的纪律逐渐转化为党员干部的自觉遵循。

       一年来,海口市积极探索“三不”贯通融合的有效载体,做实做细“后半篇文章”,发挥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综合效应,不断提高治理腐败效能。站在实施“十四五”规划新起点,海口市将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持续释放标本兼治的综合效应,推进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