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纪委监委以“三不”理念推动221个项目顺利开工
2020-10-19 11:17:05 作者: 编辑:蒋健 来源: 点击:
记者10月16日从海口市纪委监委获悉,自对海口市公共工程和土地出让项目开展跟踪监督以来,全市目前跟踪监督发现问题842个,已完成整改469个,建立完善制度47个,助推序时滞后项目加快建设115个、超序时进度项目52个、顺利开工项目221个。
据了解,针对跟踪监督项目多、体量大、任务重的实际,海口市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把一体推进“三不”理念贯穿跟踪监督全过程。
强化震慑、传导压力,增强“不想”的自觉。结合全市开展的纪律教育活动,海口市纪委监委持续传导跟踪监督压力,督促业主单位、监管部门强化责任意识、廉洁意识,把警示教育重点放在关键少数、重要岗位、关键环节上。海口市公共工程和土地出让领域提醒谈话关键人员216人次,其中单位主要领导 25人次、分管领导78人次、关键岗位人员113人次,做到点面结合,以关键少数引领绝大多数,让每一位参与项目的人员始终利剑高悬。
创新机制、完善制度,扎牢“不能”的笼子。为从源头上防范和化解廉洁风险,海口市纪委监委在制定清单化管理、信息报送、问题线索双向移送等7项制度的同时,督促落实“五个一”目标责任机制、“三色”过程管控机制和“五比”效果评估机制等3项制度,形成“7+3”的跟踪监督制度保障体系。针对“三色”过程管控机制反映75个被亮黄牌、红牌的项目,纪检监察机关主动介入、跟踪督办,严查亮牌背后的作风问题,推动跟踪监督责任落实。
靶向发力、重拳出击,形成“不敢”的震慑。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对工程和土地领域腐败案件“零容忍”。不断拓宽信访举报渠道,深入开展“大下访”活动,对反映公共工程和土地出让项目的问题线索,优先受理、优先研判、直查快办,以零容忍惩治腐败问题,形成有效震慑。6月以来,海口市办理公共工程和土地出让项目问题线索21个,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3人,移送检察机关3人;通报典型案例1批4起7人。